肉票和大部分糧票都是燕京作家出的,外省作家來燕京帶的全國糧票不多,還得給自己解決伙食,基本以出錢為主。
“來來來,交錢、交票!”
鄧友枚的執行力很強,當著眾多人的面就開始斂錢、斂票,生怕讓林朝陽給跑了。
他把錢和票證往林朝陽手裡一塞,滿臉嚴肅,“朝陽,這頓飯就交給你了。可一定要做出我們燕京作家的風格和水平,不能讓外省的同行們看了笑話。”
林朝陽:聽我說謝謝你。
稀裡糊塗的接了個大活兒,林朝陽哭笑不得,但事已至此,他也只能應了下來,跟大家約好了等過兩天座談會結束之後,邀請大家到他家裡吃飯。
又一日,《人民日報》如期出刊,本屆全國優秀中、短篇獎獲獎名單在報紙上公佈,林朝陽一人雙獎的情況再次引起了文學界的注意。
所有人心裡都不禁發出了疑問,算上去年短篇獎這已經是第二次了吧?這獎項怎麼感覺都快成他林朝陽開的了?
林朝陽一人雙獎的影響剛剛開始發酵,比這條訊息傳播更快的是前幾天《人民日報》上刊登的那則通訊。
“團結起來,振興中華”這句口號隨著報紙影響力的不斷擴散,短短几天之內便在改革開放初期的華夏大地上迅速傳播開來,成為鼓舞無數民眾熱血奮鬥的鮮紅旗幟。
其中反應尤為強烈的是燕京的各大高校,學生們被這句口號鼓動的熱血沸騰,連帶著有不少人又把前段時間關於林朝陽的事蹟翻了出來,將他奉為一個純粹的愛國主義者。
當然了,有讚美就有詆譭。
改革開放讓許多人有了看世界的機會,也讓其中的某些人產生了一些微妙的心理變化。
在這些人看來,不管是歐美還是日韓都遠遠領先中國,林朝陽這種不反思自身落後的原因,反而去引導國人對於先進發達國家敵對情緒的行為,無疑是極其錯誤的想法。
學生們的爭吵與辯論暫時影響不到林朝陽,前幾天他接下了請獲獎作家們吃飯的差事,這兩天一直在為這事準備。既然答應了,那就得招待周到。
這天上午,林朝陽從早上就開始忙碌,因為請客的人數實在太多,他還跟鄰居借了一些桌椅板凳和碗筷。
一大早,別人沒來,李拓先來了。
“朝陽,我聽說你今天請客啊!”
“你狗鼻子啊,隔著這麼遠都能聞著味兒?”林朝陽調侃道。
“燕京文壇這地界,有點什麼事我還能不知道嗎?”李拓洋洋自得。
兩人正聊著,門口保衛又打來內線電話,說有客人來拜訪。
林朝陽還以為是那些獲獎作家,結果來的卻是圖書館的同事杜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