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特·戈特利布只說了給林朝陽寄刊物,蘆安·瓦爾特則是要直接給他轉述,林朝陽隨口問道:「怎麼說的?」
「他們說,你像大師一樣寫作!‘大師’,你能明白嗎?
林,這個評價太高了!”
蘆安·瓦爾特的語氣中充滿了豔羨的讚歎,對於寫作者而言,這樣一句話無疑是最高的評價。
林朝陽品味著這句話心裡也十分受用,但他還是說道:「我只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蘆安·瓦爾特以為他指的是總結了前人的經驗和智慧,殊不知林朝陽的話就是字面上的意思,他腳下站了一個世界的「巨人」。
「林,我看你的專欄已經發表了幾篇文章,再有些天,也該湊夠一本單行本的量了,有沒有想過結集出版?」
他今天打電話除了催問新書的事,專欄的結集出版也是重點。
《紐約客》跟蘭登書屋現在是一個老闆,《舌尖上的中國》發表後為《紐約客》帶來的改變,蘆安·瓦爾特事看在了眼裡的。
這樣的內容一旦結集出版,幾乎預定了暢銷榜。
長篇還沒著落,蘆安·瓦爾特不介意先給增加點業績。
他也知道,這種光受讀者歡迎的好評在出版界有多搶手,先下手為強肯定沒毛病。
「這————」·
林朝陽有些猶豫起來。
當初在羅伯特·戈特利布家裡,幾人合力勸說他寫專欄的事,朱迪斯·
瓊斯還說了要為他出版。
雖然雙方沒有籤什麼協議,朱迪斯·瓊斯現在也沒找上來,但林朝陽還是不想食言。
「這個——.·我恐怕不能答應你。」”
林朝陽的拒絕讓蘆安·瓦爾特措手不及,他滿心驚訝的問:「已經有出版社聯絡你了?」
林朝陽含糊的答道:「差不多吧。」
「真的不能給我們嗎?你有什麼條件,我們可以協商。」
「不是條件的原因。」
見林朝陽態度如此堅決,蘆安·瓦爾特被巨大的失落所籠罩,心中充滿了失望。
然後他又警覺了起來,「林,你的————”
「放心,還是給你們的。」
知道他在擔心什麼,林朝陽向蘆安·瓦爾特保證道。
可有了專欄被截胡的事,蘆安·瓦爾特的心裡始終不安定,他抱怨道:「林,你真不考慮跟我們籤個獨家嗎?」
林朝陽笑著說道:「簽了獨家,你們是高枕無憂了,我的頭上卻多了道鎖,你覺得我會這麼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