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社會的讀書氣氛並不濃厚,尤其是嚴肅文學作品,《大時代》的上市銷售也好,討論評價也好,一開始只是侷限於讀者群體。
10月19日恒生指數暴跌,讀者們並沒有意識到問題。
等到恒指暴跌一週之後,媒體驚呼73年的股災再現,個別自身玩股票的讀者終於後知後覺的發現, 《大時代》中所記述的第三次股災好像與現實中的走向不謀而合。
這個發現立刻讓他們興奮了起來。
訊息一傳十、十傳百,然後就被報紙的記者關注到。
一番查證後,發現果然有些相似。
這些天來股市幾乎牽動著香江每一個市民的神經,再遲鈍的記者也會意識到這很可能又是一個熱點新聞。
短短兩天時間,關於《大時代》中的“精準預言”就出現在了香江大大小小的報紙上。
二三十家報紙接連不斷的報道,文章鋪天蓋地,熱度比十幾天之前許觀文炮轟自由總會還要高。
在媒體報道的推波助瀾之下,《大時代》就這樣水靈靈的走到了香江市民面前。
受這一年多來恒生指數暴漲的影響,香江如今的股民人數佔據了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如果以家庭為單位來計算的話,股民的數量幾乎覆蓋了整個城市的人口。
眼下股災正如火如荼,股民們水深火熱,媒體突然曝出《大時代》的“精準預言”,股民們立刻趨之若鶩。
紛紛湧向街頭巷尾的書店,想買一本《大時代》一探究竟。
林朝陽在香江的讀者不少,但股民群體更加龐大,新聞熱潮所帶來的輿論關注度甚至已經超越了股民群體,變成了一種全民關注的文化現象。
去書店買《大時代》,成了近幾日來香江市民階層最時髦的事。
蜂擁而至的市民擠爆了香江各大書店, 《大時代》的庫存僅堅持了不到兩天就被熱情的市民們給清空了
這兩天的繭橋都快樂瘋了,安排著印刷廠日夜不停的加印。
但加印、發貨、上架總需要時間,書店的書架上依舊是空的,許多聞風而來的市民買不到《大時代》,怨聲載道。
如此情景,反而更加促進了媒體報道《大時代》、市民討論《大時代》的熱情。
不到一週時間,香江凡有股民處,皆能聽到“大時代”三個字。
自新聞浪潮出現,連續多日,《大時代》的銷量居高不下,讀者搶購之熱情,即使是現在香江漫畫界頂流黃玉郎新作上市也難以媲美。
之前《闖關東》 《楚門的世界》等作品花費一兩年才能賣到的10萬冊,只花了不到四天就達成了,並且銷量仍像坐了火箭一樣瘋狂躥升。
15萬冊、20萬冊、30萬冊…………
香江自有純文學作品出版以來,尚未出現過如此誇張的情況,引得香江文學界側目的同時,又陷入了豔羨到失語的境地。在最初那一波新聞報道過後,就開始有媒體記者聯絡林朝陽試圖採訪他,但無一例外都聯絡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