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款。」
‘捐款?」哨兵立刻反應過來,這說的應該是給亞運會捐款。
「要捐款的話,你們直接匯款就行,有基金會的賬戶嗎?沒有我給你們寫一個。」
「有基金會的賬戶,不過我們要捐的數額有點大,銀行不好匯。」
哨兵狐疑的看著夫妻倆,又看了一眼兩人身後的汽車,剛才林朝陽出示了工作證,確實是燕大的。
那這麼看來,這位女同志應該是下海有成了。
他忍不住多看了林朝陽一眼,同志好福氣!
儘管心裡不認為有銀行還匯不了的錢,但人家畢竟是來捐款的,而且看樣子肯定不是小數目,
哨兵說道:
「那你們登個記,我給你們聯絡基金會的同志。」
「好,麻煩你了,同志。」
夫妻倆登記著資訊,哨兵拿起門崗的電話聯絡基金會。
過了十多分鐘,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從大院裡跑出來,哨兵介紹道:「張同志,就是這兩位同志要為基金會捐款。」
被喊作張同志的正要跟林朝陽夫妻倆打個招呼,突然看到林朝陽的臉,愣在了那裡。
「林——·朝陽老師!哎呀,您好您好!」
「你是———.」林朝陽面露遲疑,他印象裡可不認識這個小夥子。
「您不認識我,不過我認識您。我是燕大83級經濟系的鄺廣澤,在學校的時候見過您幾面。」
鄺廣澤熱情的自我介紹了兩句,林朝陽笑著跟他打了個招呼,又把陶玉書介紹給他,三人邊說著邊進了走進了燕京市政府大院進了辦公樓,上了三樓,鄺廣澤將夫妻倆領到了一間辦公室門口。
辦公室門口掛著「第十一屆亞運會基金會」和「燕京集資辦公室」兩塊牌子。
「我們這個辦公室是一個機構,兩塊牌子。”
鄺廣澤解釋了一句,進了辦公室後,又將林朝陽夫妻倆介紹給了辦公室裡的兩位同事,還特意強調了林朝陽的另一層身份,夫妻二人頓時受到了大家的熱烈歡迎。
鄺廣澤給夫妻倆倒了杯茶,笑著說道:「哎呀,真是沒想到能在單位見到您二位。「
寒暄一陣,林朝陽進入了提起了這次來的目的。
鄺廣澤笑容更盛,「瞭解瞭解,感謝您二位的拳拳愛國之心。」
說著話,林朝陽將一堆存摺掏了出來。
鄺廣澤看著桌上的存摺,心中感到一陣溫暖。
他在基金會辦公室待了一年多,像這樣的場面他見過太多次了。
1987年春節剛過,亞組委集資辦公室收到一封來信,信封裡還夾著1元6角錢,那是江蘇鹽城建湖縣一名年僅12歲的小學生顏海霞向燕京亞運會的捐款。
燕京一位叫王秀華的清潔工,在得知燕京亞運會需要社會捐助時,將自己積攢多年的兩千元揣在褲兜裡騎車來捐給了集資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