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其他人也投來探究的神色。
陶玉書面色波瀾不驚的說道:“也沒多少,就90萬份。”
“90萬份?”陶玉墨一驚一乍的叫了一聲,“這還不多?”
陶玉成在心裡算了算,“半個月就賣了90萬份,那不得照著200萬份去了?”
陶家人雖然與圖書行業沒什麼交集,但基本的常識還是知道的。
這年頭的文學雜誌,能賣上幾萬份就是不錯的成績了,超過十萬份那就是具有區域性影響力的雜誌。
要是有個二三十萬份的銷量,基本就是全國知名的雜誌了,而那些真正一線的文學雜誌,通常一期都是大幾十萬冊的銷量,時不時銷量還會突破百萬份。
“這比《人民文學》的銷量還高了吧?”陶玉成做了個對比,表情裡滿是驚訝。
“不至於的。雜誌上市前半個月本來就是賣得最快的時候,後面的速度就降下來了,能有前面賣的一半多就不錯了。”
“一半也得一百三四十萬冊吧?要是有這個銷量,足以說明這部的受歡迎程度了。”陶玉成總結道。
陶玉書笑了笑,“能不受歡迎嗎?我車上還綁著一包讀者來信呢,這才發表幾天啊!”
聽到“讀者來信”這四個字,陶玉墨眼睛一亮,湊到姐姐身旁嘀嘀咕咕。
吃完晚飯回家,夫妻倆身後便多了個小尾巴。
到家之後,陶玉墨便勤勤懇懇當起了打工人,一封一封的拆著讀者來信。
她可是跟姐姐說完了,今天算她一天工資,賺了。
晚上臨睡前,林朝陽說:“明天我帶你去學車吧。”
前段時間林朝陽帶著陶玉書去友誼商店看了摩托車,兩人還商量著暑假讓她學車,結果被筆會的事給耽誤了。
第二天一早,林朝陽便帶著陶玉書來到了海淀車管所。
“咱們上車管所幹嘛?”
“學車唄!”
來的時候夫妻倆特意騎了一輛腳踏車,林朝陽負責騎車,陶玉書坐在他的後面。
如今沒有駕校,駕照考試是由車管所負責的,車管所院裡就有考場。
但考場又不是練車的地方,陶玉書還沒弄明白是怎麼回事,林朝陽已經報好了名,不僅是給她,連他自己也報了名。
考場裡面冷冷清清,如今不像後世學車那麼容易,想要學車不僅得有單位,還得有師傅教才行。
林朝陽夫妻倆人要考的是摩托車駕照,要求沒那麼嚴,能透過考試就行。
這會兒考場的管理員百無聊賴,林朝陽跑到管理員那嘀咕了一會兒,便讓管理員將考試用的摩托交在了他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