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報業與之恰恰相反,以《東方日報》《太陽報》《太陽馬經》為核心,
是香江最平民化的報業公司。
而明報企業,以《明報》為核心,定位比《南華早報》稍低一些,但又有旗下七八份報刊集團作戰,形成了高、中、低端讀者群體的全面覆蓋。
南華早報集團面對東方報業的蠶食拿不出有效的策略,很大程度上就源於他們的定位高階。
東方報業可以挖角他們的人,創辦英文報紙衝擊高階,他們卻不能做跟東方報業同樣的事,那樣等於自毀長城。
因而在應對東方報業時就顯得格外笨重,而明報企業則不同,全面化的經營策略,讓他們進可攻、退可守。
別說東方報業現在就是進軍高階,就是現在要打一場你死我活的價格戰,明報企業完全不虛。
經營報館,量入為出,銖必較。
出的方面,最大的支出無非是報和人,報即紙張排版、傳版、印刷、製版等各項費用,人即工資、福利。
人的支出兩家都是固定的,在激烈的競爭態勢之下要壓榨人工是不可能的,
人早跑了。
報的支出,明報企業和玉郎機構相輔相成,成本優勢要比東方報業更大。
入的方面,明報企業去年營業額8.241億港元,稅後盈利2.617億港元,東方報業去年營業額7.056億港元,稅後盈利1.985億港元。
無論是盈利規模還是盈利率,明報企業都要更勝一籌,面對東方報業,可以說是穩坐釣魚臺。
因而,陶玉書對默多克丟擲的橄欖枝並不接招。
見她無動於衷,默多克內心焦急,臉上卻風輕雲淡,「看來林太已經有了十足的把握,能夠在未來的競爭中戰勝東方報業?又或者是星島報業?」
「默多克先生說笑了,東方報業和星島報業都是香江報業巨頭,又哪裡是那麼好戰勝的。
未來的事誰也說不準,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勉力維持罷了。」
陶玉書打太極的功夫練的爐火純青,饒是以默多克這樣的老狐狸,也感覺到棘手。
默多克寄希望於引動陶玉書主動觸及談話核心,卻始終不得寸進,思慮片刻後,他還是選擇了先丟擲誘餌。
「明報企業現在已經是香江第一流的報業集團,但可惜的是跟東方報業、星島報業還是沒有拉開差距,林太難道就不想讓明報企業更進一步嗎?」
說了快一個小時的場面話,終於等到了戲肉,陶玉書眼眸中閃過一絲精光。
「默多克先生所謂的更進一步是指——」
「想必林太也知道,新聞集團的紙媒業務目前正在戰略收縮,南華早報集團遠在香江,管理起來多有肘,我打算給它找一個更好的主人。」
默多克不再遮遮掩掩,大大方方的講出了他今天約飯的自的。
陶玉書聽到這話怦然心動,明報企業如今貴為香江報業第一股,如果硬要說缺什麼,那一定是國際化水平不足,缺少足夠的國際影響力。
而南華早報集團恰恰可以彌補這個不足。
陶玉書腦海中飛快的分析著形勢,眼下南華早報集團被東方報業逼的進退兩難,主要原因有兩個。
一是他們定位太高,無法下沉,面對競爭對手不要命的打法,往往沒辦法傾盡全力,這種情況大致就相當於秀才遇到兵。
二是默多克受制於新聞集團巨大的債務壓力,不僅無法給予幫助,反而還要在南華早報身上吸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