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這麼個道理,所以我才催著你趕緊寫新書啊,多寫點《達拉斯買傢俱樂部》這樣的作品,一部夠國內文壇熱鬧好幾個月的。」
《達拉斯買傢俱樂部》在國內的出版比美國方面晚了一個多月,這部的題材極其大膽,連在美國社會都能引起那麼大的輿論,就更別提在風氣相對保守的國內了。
上市之後,很快便在國內文學界和廣大讀者群體引發了熱烈的討論。
在作品質量上,這部的口碑無可挑剔,可以算是林朝陽近幾年當中的一個新高。
「在這部中,林朝陽成功的塑造了一系列有血有肉的人物,尤其是其中的羅恩與雷恩。
他們既是特定時代邊緣群體的縮影,也超越了某種扁平化的標籤,成為具有普世價值的人性寓言。
兩人的關係從對立到共生,從利用到依存,揭示了在生存的絕境中,偏見的高牆註定會被共情所瓦解,真正的勇氣往往誕生於對缺陷、另類的理解與接納。」
李拓在兩個月前為《達拉斯買傢俱樂部》所創作的文學評論文章中的這段內容,是對這部以及其中主人公羅恩和雷恩最好的註解。
也為他在文學界贏得了不少讚譽,引起了眾多讀者的共鳴。
但好口碑歸好口碑,《達拉斯買傢俱樂部》上市後引起的爭議可一點都不小。
九十年代初,民間風氣依舊保守。
還有同性戀話題,這玩意國人倒是沒那麼害怕,但這玩意最近這幾百年在中國文化裡向來是不能拿到檯面上說的。
《達拉斯買傢俱樂部》當中不僅提了,還提的相當大膽,刺激到了許多人的敏感神經。
這些刺激的元素一方面讓許多讀者對這部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另一方面也讓許多人對這部畏之如虎。
6月份,就有一些人以《達拉斯買傢俱樂部》這部宣揚BL思想為由,向有關部門Q願能夠封禁這部。
這種言論在出現之後,受到了不少人的認可。
他們認為這部所描寫的內容容易對涉世未深的小孩子產生影響,這種心情林朝陽可以理解,但做法值得商榨。
這就跟家長覺得電子遊戲容易讓孩子上癮,要禁電子遊戲的道理一樣。
事物本身都是有雙面性的,只要不是那些很刑的東西,為什麼要一禁了之?
原因很簡單,這樣做最省心、省力,也省去了麻煩和責任。
但可惜的是,他們的理由多少有些荒誕,更何況以林朝陽今時今日在國內的地位,這樣的請願自然是不可能實現的。
之後民間又有一種更荒唐的論調,說林朝陽在中詳細描寫了主人公羅恩對抗FDA的過程,認為這是在影射,引導人們搞對抗。
如果說前一種論調還算杞人憂天的話,那麼後面這種論調就是包藏禍心的上綱上線了。
裡羅恩對抗的是美國的權力機構,要扣帽子也應該說怕影響兩國友誼才對。
聽到這種論調,林朝陽的第一反應甚至不是生氣,而是發笑。
可笑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