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都市言情>文豪1978頂點小說> 第530章 傳播業第一股(感謝躍馬天山的盟主)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30章 傳播業第一股(感謝躍馬天山的盟主) (3 / 7)

1990年5月14日,農曆四月廿十,週一,黃道吉日。

上午九點半,嶄新的明報集團以明報企業有限公司的名字在香江聯合交易所正式上市。

明報企業有限公司旗下資產以《明報》《天天日報》兩大香江一流日報為核心。

包括了《明報月刊》《明報週刊》《明報晚報》《華人晚報》《清新週刊》《青春》、明報出版社、明窗出版社以及翠明假期旅行社等眾多優質資產。

合併估價11億,共發售新股1億5000萬股,每股認購價3.2元,融資規模高達4.8億港元。

明報企業上市認購價的釐定是在上市前完成的,這也是公司上市前最為關鍵的一環。

在資本市場,上市公司當然是希望認購價越高越好,認購價高,股價高,市值自然高;

而另一方面,承銷商和上市委員會則希望認購價低一點好。

認購價低了,利好承銷商的工作,而上市委員會希望股價低點,主要是不想影響投資者的活躍度。

明報企業的上市認購價在釐定之前經過了兩次上調,主要是因為投資機構和投資者們的熱情太高,認購行情過於火爆。

在這些熱情的認購者,就包括了前段時間林朝陽去霍家參加家宴認識的郭鶴年。

目前港股的傳播業上市公司當中市值最高的是東方報業。

東方報業旗下擁有《東方日報》《太陽報》《太陽馬經》等多家報刊,號稱每日行銷報紙百萬份,今年的市值已經突破六十億港元大關,

而合併後的明報企業規模絲毫不遜於東方報業,旗下《明報》《天天日報》《明報晚報》《華人夜報》日銷量超過60萬份,一眾週刊、月刊銷量同樣不俗。

關鍵是明報企業的逼格比走平民路線的東方報業高多了,逼格高,影響力自然強,傳播業比的就是社會影響力。

所以投資機構和投資者們樸素的認為,明報企業的股價潛力絕對不會比東方報業低,這也就造就了明報企業上市前的火爆認購。

上市這天上午,陶玉書和金庸共同站在聯交所交易大廳敲鐘。

被特許進入交易大廳的記者們瘋狂的按著快門,交易大廳內閃光燈亮成一片,紛紛將陶玉書和金庸收入鏡頭。

有些記者找的角度很刁鑽,將站在角落裡的林朝陽也掃了進去,他們甚至連這張照片的配文報道都想好了一一《傳媒女王背後的男人》。

上市敲鐘,說敲鐘不準確,實際上是敲鑼。

鑼聲一響,黃金萬兩!

這話誇張了點,但大抵是沒錯的。

明報企業上市股價3.2元,開盤僅半個小時後股價便飆升40%,直到早市結束,股價漲到了5.1

元,漲幅達60%。

中午休息一小時後午市開始,股價仍在狂突進。

到下午4點收盤前,明報企業股價小幅下挫,以6.2元每股價格收盤,漲幅領跑恒生指數,總市值達到了46.5億港元。

而在明報企業上市後,林朝陽夫妻透過明成傳媒、玉郎機構控制的股份高達61.28%。

按照明報企業上市首日收盤股價,夫妻倆持有的股份價值28.5億港元,這還沒算明報企業上市融資的4.8億港元。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