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同意。”
聽到林朝陽的肯定回答,董橋很是高興,還打算明天找林朝陽簽出版合同,林朝陽卻說道:“你還是今晚來吧,明天我們代表團就要回去了。”
董橋一聽,立刻去準備合同,火急火燎的來到酒店與林朝陽簽訂了合同。
等林朝陽簽完字之後,他終於算是鬆了口氣。
《梵高之死》只是一部而已,按理說不該勞動金庸這個老闆和他這個總編輯。
這裡面主要是因為老闆金庸的一些想法,一方面金庸是想借著出版《梵高之死》的機會向內地文化界示好。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梵高之死》在香江文化界口碑極佳,明報出版社如果能夠出版這部,對於提升出版社的影響力也有一定的幫助。
只是他這個老闆為人實在精明的過頭,既想佔便宜,又不想花錢,平白折騰了幾天時間,還不如一早就給個理想的價格。
心中吐槽歸吐槽,董橋面上還是溫潤如玉的謙謙君子。
“林先生,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他收好了合同又與林朝陽再三告別,才離開了酒店。
一夜無話。
次日一早,代表團乘飛機飛回了內地。下了飛機之後,入關是件麻煩事。
大家從香江帶了不少東西回來,別的都沒什麼,但出版物是必須檢查的,這幾天去交流大家或多或少的都收到了一些禮物,其中很多都是圖書。
好在這些出版物都是提前跟WS人員報備過的,肯定不會出差錯,只是走個形式。
等出了通道,竟然還有記者圍堵他們。
內地作家代表團訪問香江,算是一國兩地之間近年來比較有規模的文化交流,來的都是《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文藝報》幾家主流官方媒體。
應付完記者們的採訪,代表團原地解散。
這年頭打計程車屬於外賓的專利,只有在機場和涉外酒店外才有趴活的計程車,眾人等來一輛往返於機場和市裡的大巴車,上了車。
林朝陽折騰到家的時候已經是下午四點多了。
當他拎著行李出現在院裡的時候,陶玉墨正抱著小冬冬在門口遛彎,一見到他,臉上洋溢著激動與喜悅,好似良人盼回了歸人。
“你可回來了!”
這一句話情真意切,差點讓林朝陽恍惚的把她認成陶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