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改編權到手了,汪陽馬上又想到了導演的問題。
劇本是一劇之本不假,但導演對於一部電影來說同樣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好馬配好鞍,廠裡花了大價錢拿到《棋聖》的改編權,配備的導演自然不能弱了。
想著想著,汪陽又不免惆悵了起來。
燕影廠建廠三十餘年建國初期時可以說是兵強馬壯,人才濟濟,五十年代“燕影四大帥”水華、崔嵬、凌子風、成蔭享譽全國,六十年代謝鐵驪、謝添“二謝”之名橫掃影壇。
可惜的是七十年代以後四大導演垂垂老矣,燕影廠在中國影壇的聲音一下子就低了下去,中生代和新生代遠沒有前輩們當年的風采。
汪陽想了好一會兒,發現儘管廠裡中青年導演眾多,但能擔此重任的卻寥寥無幾。
最關鍵的是,汪陽信不過這些人,他想來想去最後還是把目光放在了幾個老導演身上。
崔嵬79年就去世了,成蔭身體不好已經去了燕影當院長,水華、凌子風的風格不合適,謝鐵驪倒是合適,可惜他正在拍《包氏父子》……
思前想後,汪陽把目光放在了正在跟林朝陽喝酒的陳懷愷身上,這條老狐狸最近好像沒什麼事。
陳懷愷跟林朝陽的關係一直挺好,要是讓他來當這個導演,好像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這會兒陳懷愷正在跟林朝陽嘮家常,他兒子陳凱戈今年七月剛畢業,分到了剛剛成立的兒童電影製片廠。
陳凱戈他們這一屆導演系的人,只有兩個人留在了燕京,另一個是田壯壯。
田壯壯父親是田方、母親是於藍,畢業分到了燕影廠,陳懷愷自忖沒有田方和於藍的影響力,所以對於兒子沒有分配到燕影廠也沒什麼執念,大不了以後再想辦法嘛!
“知足了,能留在燕京,四十歲以後能拿上導筒我就知足了。”陳懷愷感慨的談著他對兒子的期望。
汪陽對他說道:“老陳,《棋聖》讓你來拍怎麼樣?”
陳懷愷聞言愣住,有些不確信度問:“我拍?”
汪陽沒回答他的問題,而是又轉向了林朝陽,問他道:“朝陽,你覺得老陳來拍《棋聖》行嗎?”
林朝陽笑起來,“行啊,當然行了。”
燕影廠名導眾多,陳懷愷在其中一直不算特別出挑,他沒想到汪陽會提出把《棋聖》交給他。
轉念一想,他有些明白了,估計汪陽是看他跟林朝陽關係好,以後好配合,所以才會這麼做。
念頭一閃而過,陳懷愷又聽到了林朝陽的肯定回答,心中更加高興。
嘴上卻謙虛著,“我能行嗎?”
汪陽見他如此作態,說道:“行了,別矯情了。拍了一輩子電影,到《棋聖》就不敢接了?”
“主要是您對《棋聖》寄予厚望,我怕拍砸了。”
“不要有思想負擔,誰拍電影能保證一定就是影史佳作?只要有精益求精的態度就夠了。”
陳懷愷不是剛參加工作的小年輕,汪陽的話他自然不會當真,汪陽能眼睛也不眨的花了一萬塊錢拿下《棋聖》的改編權,可見對於這部電影的看好。
他真要是給搞砸了,汪陽恐怕吃了他的心都有。
不過陳懷愷對自己還是很有信心的,《棋聖》這一類題材對於他來說掌控的難度不大。
而且還有同類題材的《一盤沒有下完的棋》給他當前車之鑑,他自詡水平比段集順要強了不少,這相當於是考試把錯誤答案都給他去掉了,他要是還考不明白,那真是白活半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