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的冬天,在蔬菜大棚尚未普及之前,白菜、土豆、蘿蔔這三種蔬菜是最常見的,一整個冬天三四個月的時間基本就是這幾種蔬菜輪換著吃,有時候都能把人吃吐了。
但也因為這樣高頻率的食用,讓老百姓們開發出了這些蔬菜各種各樣的吃法。
白菜心顧名思義,是取白菜最嫩的部分洗淨切絲,鹽、糖、醋、味精、蒜末、小米辣等調味料攪拌均勻。
口感又嫩又脆、清爽可口,對於北方蔬菜匱乏的冬季來說,這其實是一道很奢侈的菜餚。
因為北方的大白菜一顆可能有三四斤重,可能用來做涼拌的只有最中心的那麼一小撮,需要幾顆白菜心才能做出一盤拌白菜心來。
嘗完了白菜心,汪曾琪又夾了一塊土豆絲餅。
在林朝陽做這道菜的時候,他便充滿了好奇,仔細的觀察林朝陽的手法。
土豆絲餅的做法是土豆擦絲,加入蔥末和麵粉,再加適量鹽、胡椒和味精調味,攪拌成土豆絲糊。
然後起鍋燒油,取適量土豆絲糊,用手稍微握成形,放鍋裡慢火煎至兩面金黃。
做法看起來與很多面食很像,就是材料不一樣。
汪曾琪夾起一小塊煎得金黃的土豆絲餅,放進口中。
口感酥脆,外焦裡嫩,有一股吸滿了油脂的鹹香,一下子就開啟了味蕾。
“好吃!”
汪曾琪在作家裡是出了名的愛吃、會吃,自己也愛做,尋常菜餚在他這裡是決計不會得到如此高的評價的。
聽到他的評價,周燕如也好奇的嚐了一口土豆絲餅,眼角都因為嚐到美味而多了一些皺紋。
“這土豆絲餅做的太好吃了!朝陽,這個是怎麼做的?”周燕如忍不住問道。
林朝陽將方法簡單的告訴她,周燕如點了點頭,“做起來倒是簡單,可惜就是太費油了。”
“如此美味,費點油算什麼?”
汪曾琪吃土豆絲餅吃的搖頭晃腦。
“別光吃土豆,別的菜也嚐嚐。”林朝陽說道。
不用他說,這幾位客人也不會客氣。
之前李拓把林朝陽的手藝誇的天上少有,地下全無,今天一嘗確實不一般,大家哪裡還會客氣?
餐桌上筷子飛舞,眾人吃的眉飛色舞,連說話都顧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