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要不是警察及時趕到維持住了秩序,險些釀成事故。
除了這些娛樂性的報道,《楚門的世界》上映後,不少媒體也對電影本身進行了評價。
其中《文匯報》上發表了一篇影評文章,題為《:直播人生》。
文章認為:《楚門的世界》在保持了娛樂性的同時,透過楚門被直播的人生探討了自由、真實、隱私和個人與社會的關係等重要命題,是一部具有深刻社會意義的作品。
文章發表後,獲得了不少香江知識分子的好評,也為《楚門的世界》的熱映再添了一把火。
《楚門的世界》自戛納載譽歸來後,林朝陽“編劇聖手”的名頭比以前更響了。
畢竟在如今的香江,可還沒有哪個編劇獲得過坎城電影節最佳編劇獎。
回到香江的前幾天,許觀文他們這些演員忙,林朝陽也不輕鬆,除了媒體的騷擾之外,最多的就是電影公司的邀約。
邵氏結業後,香江影壇看起來只剩下嘉禾和新藝城爭霸,但實際上中小型電影公司並不少。
許多知名電影演員、導演、製片人背後都是一個電影公司,這些電影公司看起來規模不大,但關係錯綜複雜,與幾大電影公司也都有著密切的關係和淵源。
比如前邵氏導演吳思遠出走後在羅維的支援下創立的思遠影業,七十年代曾拍出過《蛇形刁手》《醉拳》這些佳作,也曾風光一時。
結果卻被羅維摘了果子,將剛成名的程龍要走了,思遠影業從此陷入了低谷。
吳思遠透過李翰祥找到林朝陽,提出以80萬港元的酬勞請林朝陽幫思遠影業寫個劇本,這些錢也可以抵作投資,按照影片投資確定分成比例。
條件不可謂不優厚,卻很難打動林朝陽的心。
他跟嘉禾合作也好、新藝城合作也好,並不單純只是為了劇本酬勞,而是要借勢,幫陶玉書經營的電影公司在香江站穩腳跟。
事實證明,《楚門的世界》大獲成功後他的目的達到了。
鄒文懷現在極力拉攏林氏影業,新藝城方面直接為《英雄本色》追加了200萬港元的投資,同時維持林氏影業對電影的投資比例不變,誠意十足。
因此林朝陽毫不留情的便拒絕了包括思遠影業等一眾電影公司的邀請,可有些時候也不是什麼邀約都能拒絕掉的,就比如現在。
“朝陽啊,獲得戛納電影節最佳編劇獎的訊息傳回國內,當真是引起了電影界好大的震動。民間就更不用說了,老百姓們無不引以為傲,誇獎朝陽你為國爭光啊!”
“老胡,這些客套話就甭說了,獲獎只是恰逢其會。”
此時正與林朝陽交談的是燕影廠廠長胡其明。
這年頭國內對於海外訊息的報道渠道是非常狹窄的,《楚門的世界》揚威戛納之後訊息並沒有傳回內地。
是香江的輿論被徹底引爆後,才由新H社香江分社方面將訊息傳回了內地,並且登上了多家權威媒體的版面,只用了短短几天便傳遍了大江南北。
自從中英聯合宣告釋出之後,香江迴歸祖國懷抱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香江電影揚威戛納基本等同於中國電影揚威戛納。
國內電影界和老百姓一片振奮,尤其是這其中還有一個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名字。
林朝陽可是自己人,又獲得了“戛納電影節最佳編劇獎”,自然要被重點宣傳。
隨著新聞熱度的不斷擴散,電影界出現了一種聲音,希望中影公司能夠將《楚門的世界》引進到國內。
這種聲音的理由也很充分,國內每年都會引進不少外國影片用於參考、學習,沒理由我們“自己人”拍的,而且還得了獎的影片不引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