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比山村裡的孩子第一次走出了大山,看到了大城市的繁華。
以前她沒看到,也不覺得有什麼,現在她看到了,那種野心的瘋狂生長,是無法避免的。
“每一個人都有成為好演員的潛質。”林朝陽說。
“怎麼才能成為好演員?”張曼玉望向林朝陽,眼中閃著希望的光。
林朝陽無奈的搖了搖頭,你把我當哆啦A夢啊!
見林朝陽的反應,張曼玉滿心失望的低下頭,以為林朝陽是不看好她。
隔了好一會兒,她忽然聽到一個聲音說:“好好演戲!”
這四個字平平常常,初聽並不稀奇,可張曼玉輕唸了幾遍,卻慢慢的品出一番感悟,好像一下子就明白了什麼。
她猛的抬起頭,林朝陽已經走到了遠處,路燈的燈光灑在他的頭頂,有一種說不出的瀟灑和睿智。
戛納電影節第三天的下午和第四天的上午,一部之前並沒有多少人關注的電影登上了電影節上諸多媒體的每日綜述稿件的版面,它就是《楚門的世界》。
《電影手冊》的每日綜述這樣評價它:Ann Hui的《楚門的世界》將荒誕主義重新帶回了法國。
《正片》的綜述文章中如此寫道:它獨特而極端的故事設定令人驚豔,這是一部值得一座金棕櫚的電影。
《視與聽》的影片評論寫的非常有特色:
一個巨大的攝影棚,一個虛假的世界,所有的一切都是精心設計。
在這裡,自由意志被剝奪;在這裡,個人隱私蕩然無存;在這裡,倫理道德不值一提。
歡迎來到烏托邦!歡迎觀看《楚門的世界》!
每年的戛納電影節,有一個媒體提到頻率最高的單詞:場刊。
戛納電影節的場刊名叫《銀幕》,在電影節開幕前一天出版。
之後每天發行一期,其中有關於電影節的一切資料、幕後、評論和廣告。
當然了,其中還有最重要,也是所有參加電影節的劇組、記者和影評人們關注的——場刊評分。
電影節第四日,本屆電影節第三日的場刊新鮮出爐。
在今天的《銀幕》上,《楚門的世界》出了一回大風頭,佔據了封面的位置。
這可不是負責場刊的《每日銀幕》雜誌社慧眼識珠,而是鄒文懷使了金元大法。
昨天首映的成功,讓鄒文懷看到了《楚門的世界》得獎的可能性,如此大好的形勢,當然要好好再造造勢。
戛納場刊的封面、封底廣告都是明碼標價,5000美元就可以在封面上露個臉。
對比電影得獎後那豐厚的回報,這點小錢根本算不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