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大選年,現在這個時間正是民主共和兩黨初選黨內候選人的階段。
「我是犀牛黨!」
「呦,稀有啊!」
蘆安·瓦爾特說自已是犀牛黨當然是玩笑話,不過這個黨派確實存在,
但不是在美國,而是在加拿大,該黨派的競選承諾是「決不兌現任何競選承諾」。
「別鬧了!」蘆安·瓦爾特停下了玩笑,正色對林朝陽說:「《奧普拉脫口秀》想邀請你去當嘉賓!」
林朝陽神色滿是意外,「《奧普拉脫口秀》?」
「很驚喜是吧?真想不到,《奧普拉脫口秀》竟然主動朝你伸出橄欖枝!
林,這下子你真要成為美國家喻戶曉的人物了!」
蘆安·瓦爾特笑呵呵的說著。
《奧普拉脫口秀》是美國廣播電視ABC的王牌節目,前身是WLS電視臺的脫口秀節目《芝加哥早晨》。
1985年,主持人奧普拉·溫弗瑞贏得了節目的製作權,將節目更名為《奧普拉脫口秀》,由她自己的公司製作並在ABC播出。
很快便成為全美脫口秀王牌節目,穩坐如今美國電視行業談話節目的頭把交椅,每週有兩千多萬觀眾收看,並且已經在海外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播出。
生怕林朝陽不瞭解《奧普拉脫口秀》的受歡迎程度,蘆安·瓦爾特給林朝陽科普了起來。
「我一個外國作家,他們怎麼想到要訪談我?」林朝陽好奇的問。
「當然是因為《達拉斯買傢俱樂部》的影響。林,我們的想法是對的,
上市快兩個月,這部的影響力正在爆發出來。
看看上週的銷量吧,14.2萬冊!
對比第一週時,這個銷量幾乎翻倍。
我們的宣傳工作做的並不差,又有你《舌尖上的中國》的熱度加成,《
達拉斯買傢俱樂部》的首周銷量已經很高了。
可在這樣的基礎上,銷量還能在第7周實現翻倍,這已經不能用單純的讀者口碑去解釋了。
這些報紙、雜誌你又不是沒看到—
蘆安·瓦爾特說著,朝房間茶几上堆著的新聞刊物示意了一下。
《達拉斯買傢俱樂部》上市近兩個月,銷量驚人,伴隨而來的還有諸多媒體對這部的高度評價。
《紐約客》跟林朝陽因為《舌尖上的中國》結緣,在《達拉斯買傢俱樂部》上市的第二週,雜誌上便出現了一篇書評。
在這篇標題為《
:荒誕的廢墟之上綻放》中,《紐約客》的王牌供稿人之一、美國知名短篇作家安·比蒂這樣寫道:
「..基於真實事件改編的背景讓《達拉斯買傢俱樂部》瀰漫著現實主義的味道,但它更令人看迷的是其中那股獨特的現代主義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