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起來是兄弟倆在討論父親去世的棺檸,一個想給父親買個好點的棺材,一個卻想買個便宜點的。
1萬港元,對於普通香江工薪階層而言不是小數目,至少是兩個月的工資收入。
兄弟倆吵了起來,被一旁的親人拉開。
這種生老病死的場合果然充滿了故事,人家父親去世,他想到的居然是寫故事,林朝陽感覺自己有點沒人性。
「林生!」
林朝陽轉身,看到一位中年,臉型丶身形都很瘦削,與蕭百成有三分神似,
但遠不如蕭百成英俊。
「蕭生,你好。」林朝陽握住了對方的手。
又一位「蕭生」,眼前的蕭生是蕭百成的哥哥蕭志成,香江殯儀大王的長子。
美國留學,回港後協助父親打理家族生意,熱衷社會事業,身上兼有保良局委員丶東區康樂體育促進會副會長丶銅鑼灣街坊福利促進會副會長等諸多頭銜。
跟風流的弟弟蕭百成比起來,蕭志成屬於有些老派的生意人。
他對林朝陽的到來同樣抱有極大的好感,殯葬這行人人離不開,可人人都覺得晦氣。
如今竟然有林朝陽這種全港有名的作家願意寫寫殯葬業的事,蕭志成覺得哪怕是不為自家揚名,對行業也是好事。
他與林朝陽寒暄一陣,將林朝陽請到了樓上的辦公室。
蕭家的生意早已不侷限於殯葬業,他並不常出現在香江殯儀館,但對於館內的業務卻如數家珍,跟林朝陽聊過一陣後,特地帶著林朝陽參觀了一圈。
冷藏櫃丶骨灰堂丶靈堂丶殯儀大廳—·
走了一上午,林朝陽瞭解了不少殯葬行業的內幕,但在殯儀館待的時間長了,總感覺身上被傳染了點腐朽的味道。
到中午時,蕭志成請林朝陽吃飯。
走出殯儀館時恰好日上中天,陽光灑在身上,一下子驅散了林朝陽心頭的陰霾。
點完菜,蕭志成見林朝陽有意無意的嗅著肩頭的氣味,笑著說道:「林生第一次來殯儀館,肯定不習慣這裡的氣氛和味道吧?』
林朝陽如實點了點頭,「有點。我之前覺得應該以平常的眼光和心態來看待殯葬這個行業,但走近之後,心理上難免還是會有些不舒服。而且——.」
林朝陽嗅了嗅鼻子,「好像確實有股味道,像煙丶像油,說不上來。」
「燒烤林生吃過吧?殯儀館要火化遺體,味道跟燒烤的油煙味差不多。不過我們的裝置比較好,很淡!」
蕭志成說話的時候,一份叉燒飯正好端上來,林朝陽看著飯突然間沒了食慾。
蕭志成卻吃的很香,邊吃還邊給林朝陽講些他小時候在殯儀館遇到的一些趣事。
在人們的刻板印象裡,殯儀館歷來是恐怖故事的發源地,可在蕭志成的講述中,卻盡是些稀鬆平常之事。
「蕭生這麼多年,就沒有過另類的遭遇嗎?」林朝陽好奇的問。
蕭志成笑著說:「幹我們這行的,說不信鬼神不可能,但最關鍵的是敬鬼神而遠之。我館裡的工作人員倒是經常說自己見過,可我看他們一個個活蹦亂跳的,也沒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