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文豪1978八一中文網> 第489章 震驚到麻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89章 震驚到麻木 (5 / 6)

放好了行李之後,林朝陽這才跟眾人聊了起來,大家都對他在法國的經歷充滿了好奇。“食宿都是出版社安排的..”

“領獎在巴黎二區的圖昂餐廳,那裡同一天還有龔古爾文學獎的頒獎...

“認識的作家啊?頒獎那天有翁貝託·埃科,後來我去參加聚會碰見了杜拉斯...在林朝陽講述他在巴黎的經歷時,屋裡幾十號人鴉雀無聲,安靜又入迷的聆聽著。作為作家,在場絕大多數人對法國或者說巴黎都是有一定情結的。

雨果、大仲馬、小仲馬、巴爾扎克、福樓拜、紀德...數不清的法國文豪們如同閃耀在天上的星星。任何一個有志於文學的青年,都不可能沒讀過這些人的作品。

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文豪們的存在,也讓法國和巴黎在中國的作家中擁有了獨一無二的影響力。

文豪們早已作古,林朝陽肯定沒機會接觸了,眾人問他在法國見了哪些作家,他只能挑幾個見過的、當代較為知名的說出來。

即便如此,也足夠眾人驚歎的了。“朝陽這回真是去著了!”

鄭萬龍的語氣充滿豔羨,恨不得取而代之。

李拓說道:“瞧你這話說的,什麼叫朝陽去著了?朝陽現在那也是勒諾多文學獎得主,以後得叫國際知名作家了,不比杜拉斯他們差。”

“就是就是,你這廝長他人志氣,滅自己人威風!”眾人齊齊聲討鄭萬龍,他連忙低頭認錯。

“失誤失誤!”

吵鬧了幾句,眾人又接著向林朝陽打聽,聽說他在巴黎接受了《巴黎評論》的訪談,李拓、張承治幾人吃了一驚。在場大多數人卻沒什麼反應,見他們幾人如此驚訝,大家很是不解

這個年代國內的資訊不發達,引進外國文學著作的速度都是以年為單位進行計算的。最近這些年雖說放開了不少,但相比之下還是閉塞。

文學期刊因為時效性和政策的原因,就更不可能引進了。

除了一些走在文學研究前沿或者懂外語、有條件接觸外文期刊的人,絕大多數作家是接觸不到外國文學雜誌的。許多人對絕大多數外國文學雜誌的瞭解和認識甚至是零

張承治便給眾人科普了一下《巴黎評論》在歐美國家的地位,最後還不忘總結道:

“單純用國內的刊物做比喻的話,大概就是《收穫》這種級別的,但是是讀者遍佈歐美的《收穫》。聽了他的比喻,眾人一下子就明白了過來。

張承治又補充道:“他們的訪談欄目很有名,訪談的都是海明威、亨利·米勒、馬爾克斯、赫胥黎這個級別的作家。”

“嚯~”

眾人頓時震驚,忍不住發出驚歎聲。

不是,哥們兒你出個國、得個獎而已,咋這檔次一下子就抬這麼高呢?

眾人只感覺眼前林朝陽彷彿腳下升起了一朵祥雲,飄飄然到了半空,背後還發著光。

林朝陽面對眾人那誇張的眼神,趕緊搖手,“沒那麼誇張。他們訪談的也有沒那麼出名的作家。再說了,我能上訪談,也是出版社牽線搭橋的。”

聽到他這麼說,陳健功又好奇的問起出版社的來頭。

林朝陽介紹伽利瑪出版社大家不太瞭解,一說“七星文庫”,眾人又是一陣驚呼。

1931年,一位年輕的獨立出版商雅克·席夫林在巴黎建立“七星”出版社,推出“七星文庫”叢書。這一名稱取自以皮埃爾·德·龍沙為代表的7位16世紀法國人文主義詩人組成的“七星詩社”。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