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發展暫時沒有受到太大的掣肘,陶玉書最近幾天的心情也明朗了很多,週末她抽空和林朝陽一起帶著兩個娃遊樂園玩了一天。
第二天吃早飯的時候,陶玉書正在看報紙,突然發出“咦”的一聲。林朝陽朝她看過去,陶玉書表情微妙,說道:“灣島JY了!”
所謂“JY”,是解除JY之意。
JY對於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影響不大,但對於整個社會的鬆綁效果是極其明顯的。灣島JY,意味著灣島的資本將會更加活躍,其中自然也包括電影資本。
這也是為什麼後世自88年開始,香江的電影市場進入了白熱化階段的原因,一下子湧入的熱錢太多了。“你說這對我們是好事還是壞事?”陶玉書問林朝陽的意見。
林朝陽略作沉吟,回答道:“今後這幾年,香江的電影市場恐怕會越來越熱鬧了,其實是有利於我們的發展的...”李雲龍能打大勝仗,還不是因為整個晉西北亂成一鍋粥了嘛,想渾水摸魚、趁機做大,局勢亂一點才更好。
聽著他的分析,陶玉書肯定的點了點頭。
又過了幾天,陶玉墨告訴林朝陽明報出版社的版稅結算到賬,這已經是本月林朝陽收到的第二筆版稅了。1月份時《寄生蟲》在內地和香江相繼出版,表現一如既往的出色。
內地首月45萬冊,累計銷量164萬冊,結算版稅51萬元。
香江的累計銷量則有些出乎林朝陽的意料,竟然突破了15萬冊大關。
半年銷量15萬冊,自林朝陽的作品登陸香江以來,這樣的銷售速度還是首次。
這樣的銷量足以說明,如今林朝陽在香江純文學讀者群體當中的號召力已經達到了極高的水平。林朝陽認為這跟《楚門的世界》為香江取得的榮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寄生蟲》在香江的熱賣,也為林朝陽帶來了195萬港元的版稅收入,這也是他的作品在香江出版以來收到的最大的一筆版稅收入。
林朝陽細算了一下,不算林氏影業等幾家公司的資產、不算在內地的資產和存款,他僅僅是在香江可動用的存款就已經有900多萬港元了。
如果算上國泰城市這段時間以來股價飆漲帶來的浮盈,這個數字要達到1500萬港元。
這些存款對比香江富豪來說肯定不算多,但以純文學作家的身份而言,能在香江賺這麼多錢的,已經是鳳毛麟角了。在香江這樣的環境裡,單純靠寫作是很難成為富翁的。
即便才華橫溢,也必須當上老闆才能擺脫那些無形的限制。
六十年代香江有金庸和《明報》,八十年代香江也有黃玉郎和玉郎機構,無不是如此。進入8月,林氏影業的《富貴逼人》上映。
這部電影影片沒有豪華陣容,甚至主演都是董驃、沈殿霞這樣沒什麼號召力的主持人,完全是以情節制勝。
可偏偏就是這樣一部看上去沒有絲毫熱賣相的電影,卻在上映三天就取得了500萬港元的亮眼成績,不知道跌破了香江影壇多少同行的眼鏡。
上映第一週,《富貴逼人》砍下了1100萬票房,表現竟然比周潤髮、鐘楚紅主演的《秋天的童話》還要出色。這下子連陶玉書這個老闆都有些吃驚了。
《富貴逼人》的總投資還不到500萬港元,放在如今的香江屬於妥妥的中小投資電影了。
陶玉書本來只是想讓高志森試試水,沒想到對方卻給了她一個巨大的驚喜,電影上映第一週不光回本,還賺錢了。真是撿了個寶貝!
陶玉書心中暗自慶幸新藝城的內鬥給林氏帶來的好處,特地把高志森叫來勉勵了一番,然後發了個20萬的紅包。高志森收到紅包頓時滿心歡喜,他當初來林氏衝的就是陶玉書這個老闆的大方,現在一看,果然沒跟錯人。
他這個紅包是另算的,並不包括在林氏影業給導演的分紅。
有了錢,高志森動力十足,主動提出了想拍一部《富貴再逼人》。
手下的導演如此有主觀能動性,陶玉書自然不會打擊他的積極性,不僅同意了高志森的請求,還專門給他追加了300萬港元的預算。
接連兩部影片成功,終於讓兩個多月以來籠罩在林氏影業頭上的“封殺”烏雲散開了一些。
但現在的局面還遠未到高枕無憂的時候,港九自由總會這段時間一直沒有新的表態,陶玉書可不相信他們會就此偃旗息鼓。她必須要趁現在林氏還有輾轉騰挪的空間,多在手裡握一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