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導遊的介紹,林朝陽明白過來了,估計這外賓服務部應該是在他和陶玉書游完故宮之後開的。
林朝陽看著導遊領著外國遊客們走進外賓服務部,本想去湊個熱鬧,沒想到卻被門口的保衛給攔住了。
“同志,不好意思,這裡是外賓服務部,只接待外賓和僑胞。”
保衛攔住了一家人,不過態度很禮貌,林朝陽也不好說什麼。
他轉而跟保衛搭起了話,“同志,聽你口音東北的?”
“不是,我是燕京人,不過在東北插過隊。”
“哎呀,那算半個老鄉啊!”
林朝陽跟保衛攀談了幾句,便了解到了自己想要了解的資訊。
保衛叫李天寶,前年回城被安排到了二商局公園服務管理處,趕上那時候故宮要成立外賓服務部,就把他給調過來了。
這兩年故宮裡面成立了好幾處外賓服務部,不過功能各不相同,比如御花園東南角的絳雪軒,跟養性齋的建築風格和規模都差不多,被用作了外賓接待室,裡面提供菸酒服務。
而養性齋這裡基本是以工藝品、古書畫為主。
“這裡面都是些工藝品,還有字畫什麼的。”
“字畫?都是真跡?”林朝陽驚訝的問道。
“哪兒能啊!都是我們故宮複製廠出的複製品和仿製品,還有一些石刻摹本、拓本。”
原來賣的都是複製品,林朝陽心中有些失望。
“哦,對了,你要說真跡也有,像李可染、王雪濤他們的畫就有不少,不過都不值錢,幾十塊錢一幅,有便宜的十塊八塊的。”
嗯?
林朝陽感覺有點這世界有點魔幻了,李可染、王雪濤的畫不值錢?
但他轉念一想,現在才八十年代初,國內的藝術品收藏行業尚未興起。外賓們呢,對於那些傳統中國字畫也沒什麼興趣,這就導致了許多當代書畫家的作品基本沒什麼溢價。
故宮複製廠裡出來的許多複製作品甚至就是當代名家的手筆,他們畫古代名畫的仿畫,反而賣的價錢更高。
“人民幣?”
“那不至於,是外匯券。”李天寶往旁邊的外匯兌換處指了一下,“看著沒?那個是中國銀行的業務點,老外要想買東西,得先去拿外匯換成外匯券,才能進來買東西。”
林朝陽點了點頭,這麼一說就還靠點譜。
外匯券名義上與人民幣等值,實際上外匯券的購買力要吊打人民幣。首先這玩意用人民幣換不了,得有外匯才行。其次拿著外匯券買東西,不需要票證,能買到很多緊俏物資和進口商品。
林朝陽又想到了自家的情況,以前是沒那個條件,現在手裡有點閒錢了,似乎也可以適當的搞點藝術品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