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高層對這個建議倒是挺感興趣,按照陳同的設想,他這個規劃屬於一檔網際網路輕綜藝節目,沒有電視臺綜藝節目那麼龐大、繁雜,也沒有電視臺綜藝節目那麼正式,不過正因為整體操作簡便,所以反而靈活許多。
陳同在這個點上發散思維,覺得可以在這個特色頻道里同步做一下明星和觀眾的互動,現在的技術支撐不了影片直播,他也沒有往影片直播上規劃,他想到的是先讓明星跟粉絲來一個文字互動,模式基本上和後世微博的微訪談差不多,使用者文字提問,主持人篩選題目,明星根據題目進行解答,然後再把製作好的影片放出去給使用者觀看,如果每週能請一個明星過來,文字直播、錄影片採訪,應該還是非常有噱頭的。
新浪CEO也沒有什麼太具體的意見,畢竟陳同在門戶內容領域是專家級的,他知道什麼樣的內容能夠吸引使用者關注,於是便口頭上批准了陳同的想法,讓他準備一個具體的執行方案。
陳同隨即熱情飽滿的召集手下以及其他幾個部門的關鍵人一起開會,開完會之後才意識到,這件事情推進的難度有多大。
首先是技術開發,新浪網目前的所有已開發出來的頁面技術都不包含支援線上影片的協議,也就是說,想實現在網上播出明星訪談的話,頁面要重新進行開發。
雖說現在也有一部分線上Flash、MV以及影視劇觀看的網站,但是這些網站的體驗大都很差,尤其是在現影視劇觀看,對那些流量不高的網站來說,線上的影視劇觀看也很難保證使用者流暢觀看,一方面是因為自身伺服器頻寬限制,另一方面也是流媒體技術層面的不足。
新浪網流量很大,雖然被牧野科技狠狠折騰了一番,可它還是國內流量TOP10之一,這麼龐大的流量基礎,想支撐他們線上看影片,伺服器頻寬的要求太高,起碼要在現有基礎上翻一倍,這個成本比較大。
另外,新浪沒有處理流媒體方面的人才,如果想做這一塊,那麼至少需要組建一個小型、垂直的開發團隊,專門進行流媒體開發,這樣的話,成本無疑又增加了一塊。
不過陳同覺得,如果能夠解決頻寬和技術上的問題,把明星採訪的影片內容提供給網友線上觀看,那麼在入口網站裡一定是一個非常超前而且獨一無二的產品,依託這個產品,新浪就可以把市面上所有的入口網站甩在腦後,如果他們想迎頭追趕,也必然要經歷和新浪一樣的歷程,解決頻寬、解決團隊、解決技術,這樣的話,他們就會被新浪超出一個時代,只要新浪保持高速發展,對手很難追趕的上。
於是,陳同當天就規劃了一個詳細的執行方案以及估算的成本投入,但是他沒想到的是,之前對這個方案還很感興趣的CEO,在看到一年至少千萬級的預算時,一下子就炸了。
“你這個成本只是解決頻寬問題和技術問題的成本,我問你,明星的成本怎麼算?內容策劃、影片製作團隊的成本怎麼算?你要一個星期做一期節目,一年下來也就是五十多期,如果每一集的成本控制在二十萬元,這就又是一個千萬級的支出了!”
陳同解釋道:“我們是可以跟明星談合作的,他們來我們這裡錄製節目,我們可以幫他們進行免費推廣,大家互惠互利,一開始如果我們要縮緊預算,先不請太多大牌明星我覺得就沒有太大問題,用不了千萬級的預算,而且如果我們這檔節目做的好,請明星的現金成本會不斷下降。
而且,一旦我們的節目人氣達到一定高度,我們也是可以賣冠名、賣廣告、拉贊助商的,好好做盈利也不是沒可能的事情!關鍵是我們現在需要一個別人一時半會無法模仿的新產品,就像牧野科技做開心農場那樣,首創者永遠保持技術領先、讓模仿者根本無法超越,只要我們守住第一個提供線上影片觀看的入口網站地位,那我們就一定能夠成功!”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