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清走到崖畔,望向那些探出雲海的群峰,默然想著如果要逛,應該去哪裡呢?
當年他在青山相熟的同門不少,現在還活著的不多。
雷一驚與么松杉一百多年前便走了,過南山還活著,但他那位兄長顧寒與林元知也走了。
連這些曾經的三代弟子都走了這麼多,更不要說那些師長。
墨池長老與梅里師叔多年前便仙逝,方景天無聲無息而終,天地生出感應,竟也沒有引發多少注意。
遲宴師叔在西海斷了一臂,修行卻沒有耽擱,反而多活了幾年。
一百七十年前,廣元真人飛昇不成,在適越峰與昔來峰之間的那道石樑上化作一陣清風。
清風送劍入雲行峰,這位曾經的劍道強者就此與青山作別。
人都沒了,還去那些峰裡做什麼呢?
胡太后與甄桃從洞府裡走出來,看著他站在崖畔的身影,覺得好生蕭索,下意識裡住了嘴。
事實上,她們從酒樓裡一直吵到神末峰,就是擔心顧清太過睹物思情。
在更早一些時候,當那艘船還沒有到蓬萊的時候,她們就察覺到他的情緒有些問題。
在一起生活了幾百年,哪裡會感受不到這些。
就在她們準備上前安慰他一番的時候,崖下忽然傳來了猴子的叫聲。
最開始的時候,只是一隻小猴子在叫,充滿了訝異與好奇,因為神末峰很久都沒有客人了。
緊接著是幾隻大猴子在叫,它們發現站在崖畔的男人有一種與神末峰渾然一體的感覺,怎麼都不像是客人。
猴子的叫聲越來越密,樹梢被晃動的聲音越來越大,就像松濤。
顧清的唇角漸漸揚起,說道:“好久不見。”
數百隻猴子從樹林裡鑽了出來,或者蹲在地面上,或靠著石頭蹭背,好奇地看著他。
在它們看來,這個男人很陌生,應是沒有見過,卻為何有種熟悉感?
把猴群視作人類,這大概便是所謂集體無意識?
一隻小猴子鼓起勇氣,蹦跳到崖間,對著顧清輕輕叫了幾聲。
胡太后與甄桃對視一眼,都有些困惑,心想這些猴子要做什麼?
“我啊……不是從哪裡來的。”顧清對那個小猴子認真說道:“我本來就是這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