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與他平時隨手寫出的符是兩個層次的事物。
是的,聖人認真寫出的文字不是符。
是經。
出乎意料的是,歡喜僧沒有拿起大涅盤,也沒有憑藉金身拉近距離強攻,而是依然停留在原先的位置,更是也拿出了一枝筆還有一疊紙開始寫字!
他沒有硯臺,但是有紙。
他不是聖人,但他是佛。
佛認真寫出來的文字,也是經。
……
……
筆端在硯裡的陽光一蘸,以碧藍的天空為紙,曾舉提筆便寫了一個字,筆端的陽光散離,根根毫毛斷裂。
那個字飄搖而去,看似輕如風箏,卻又重如大山。
“定。”
……
……
歡喜僧拿起小筆,在紙上平平淡淡、認認真真寫了一個字。
明明筆上無墨,落筆處卻是那樣的字跡清楚。
接著他把手一揮,那張紙便飄遙遠而去,迎向了那個定字。
他寫的是一個“嗔”。
……
……
一個是無紙之字。
一個是無墨之字。
都是一茅齋的符道,寫的卻是不同的經文。
兩個字在大氣層邊緣相遇,驟然間大放光芒,捲起無數巨風,把遠處的雲都吹碎了。
嘩啦一聲,彷彿是紙被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