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末峰的大管家,確實事務繁忙,柳十歲去一茅齋這件事情雖是井九定下的,但所有的具體安排、包括果成寺外那間菜園的收尾工作都是他做的。甚至小荷在千里風廊入口處的那間客棧都是他親自選的位置,確定的方案。
顧清把這兩年裡自己知道的、能說的事情說了一遍。
柳十歲認真聽著,分析著自己能做些什麼。
卓如歲聽得很是無趣,翻了個白眼,翻身開始睡覺。
……
……
青天鑑靜靜擱在架上,為這間彷彿永恆不變的書房帶來了一些變化。
如果趙臘月與白早再次來到這個房間,會不會對著鏡面看看?
“師父,那邊說不通。”
顧清想著先前奚一雲的態度,心情更加沉重。
如果無法說服一茅齋改變態度,這門婚事自然沒有希望。
“那就直接搶啊。”
卓如歲說得很是理所當然。
井九心想道理是這個道理,但新婦好搶,皇位可不好搶,揮手示意他們先去辦事。
顧清帶著卓如歲去找井商,然後去鹿國公府議事,書房裡只剩下井九與柳十歲。隔了一兩年沒有見面,果然還是沒有寒喧,他用劍識仔細察看了一下柳十歲的經脈,確定真氣衝突問題得到了極大的解決,便沒有更多的關心。
對如此冷淡的久別重逢,柳十歲早已習慣,很主動自覺地把自己這段時間的經歷彙報了一遍。朝歌城的局勢很複雜,也很清楚,青山宗不可能說服中州派,便只能從一茅齋入手,他希望自己能幫上些忙。他最後說道:“可能是因為拿著掌門真人與禪子的兩封親筆信,齋主對我確實很盡心,親自教我正氣之道,體內的隱患解決了很多。”
井九說道:“這個人不錯。”
柳十歲猶豫了會兒,說道:“只是……他好像已經知道了那件事情。”
那件事情他只與井九說過。
當年在不老林裡,曾經有位一茅齋的嚴老書生對他頗為照拂,最後甚至為了從西王孫劍下救他而死。
臨死的時候,嚴老書生把一茅齋遺失多年的鎮齋之寶——管城筆交給他保管。
以布秋霄的能力,以一茅齋在朝廷裡的影響力,他一定能夠透過那些隱晦的線索查到些什麼。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柳十歲前些年才不肯去一茅齋,現在看來還是被懷疑了。
“我查過布秋霄。”
井九想起青兒對自己的評價以及自己的回答,說道:“他是個真正的好人。”
柳十歲沉默不語,心想如果他真是好人,嚴老書生為何會被迫叛出一茅齋,在不老林裡隱姓埋名。
井九接著說道:“所以你不要怕,就像上次我對你說過的那樣,不主動惹事就好。”
柳十歲小心翼翼地看了他一眼,說道:“這個……其實我已經查到了些。”
井九靜靜看著他,神情不變,心情卻著實有些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