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非洲創業實錄偶然中文> 第七十二章 契卡的監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十二章 契卡的監視 (3 / 3)

“更何況,東非國防安全域性還有軍情處,都是我們最難纏的對手,在保衛戰爭時期,國內就有東非各種特務組織和諜報人員的影子。”

“但是,在保衛戰爭後,這些組織就突然銷聲匿跡了,由此可見,我們對手的難纏性,如果他們和英國的軍情六處一樣好對付,那就好了。”

作為世界規模最大和近些年來發展最為迅速的情報機關,蘇聯契卡自然不可能對東非的國防安全域性等情報機關毫無察覺。

反而在俄國內戰時期,契卡就已經找到了東非國防安全域性的蛛絲馬跡,再加上東非是沙俄流亡政府所在地,所以契卡就更加重視對東非的情報開展工作了。

只不過,東非國防安全域性在契卡眼裡一直都很狡猾,是他們所面臨過最難纏,技術和專業性最高的世界情報機關。

截止到目前,契卡都沒有真正抓到過多少東非情報人員,就算有,也是一些外圍成員,但都是些被收買的蘇聯人,也就是原俄國人,或者是和東非國防安全域性有合作的一些反動勢力人員。

米哈伊洛夫說道:“東非的情報機關確實難纏,要不然我們也不可能下這麼多功夫對付他們,尤其是這一次,大量東非人湧入我們國家,說不定其中就摻雜不少東非特務亦或者是流亡政府的餘孽。”

“而敖德薩又是十分敏感的地區,這裡剛剛結束動亂,表面看起來風平浪靜,實際上暗潮洶湧。”

“德國人,奧匈帝國人,英國人,奧斯曼人,東非人,前烏克蘭傀儡政府人員,沙俄政府餘孽,舊貴族,資本主義投機分子和野心家等等。”

“因為敖德薩特殊地理位置的原因,都彙集於此,簡直成為了東歐地區的各國情報分中心,甚至比聖彼得堡的情況更加嚴重和突出。”

“所以組織上才更加不能放鬆對敖德薩的警惕,避免帝國主義和封建殘餘勢力反撲,捲土重來。”

別說那些極度仇視蘇聯的帝國主義國家,就是奧斯曼帝國這種封建國家,也在敖德薩等俄國黑海城鎮,派遣了不少情報人員。

畢竟,奧斯曼帝國和蘇聯的前身,也就是俄國,是正兒八經的世仇,光是歷史上的俄土戰爭就高達十二次之多。

其中包括俄國工黨時代和奧斯曼土耳其最近在高加索發生的一次軍事衝突,不過,這場戰爭依舊是以俄國的勝利而結束。

所以,奧斯曼帝國極度仇視蘇聯,或者說是東斯拉夫人,哪怕俄國的政治制度和政權更迭,也改變不了兩個國家之間的敵對關係。

當然,敖德薩地下的混亂局勢,潛藏在經濟繁榮之下,如今敖德薩是蘇聯經濟上最重要的對外貿易城市。

蘇聯契卡因此對敖德薩的出入境人員進行重點觀察,而其中東非人就是契卡最近監視的重中之重。

而馬拉佐夫船長一行人就是因此遭受了“無妄之災”,當然,這個無妄之災肯定要打問號,畢竟沒有東非國防安全域性和在東非沙俄流亡政府的原因,蘇聯人也不至於對東非抱有如此深的警惕之心。

事實上,就原本俄國的海外流亡組織數量其實並不算少,比如流亡海外的俄國資產階級政府,白俄羅斯政府,波蘭政府,烏克蘭政府,白匪餘孽等等。

而之所以東非會被格外警惕的原因在於,東非的沙俄流亡政府,其正統性太強,阿列克謝那可是尼古拉二世的親兒子,所以,在蘇聯政府看來,東非的沙俄流亡政府在所有國外流亡反動勢力中,屬於威脅性最大的一個。

蘇聯契卡,也曾經試圖潛入到東非對流亡政府人員,尤其是阿列克謝姐弟等羅曼諾夫王朝餘孽,進行直接刺殺活動。

但是,結果顯而易見,沒有成功,畢竟東非本身就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之一,且嚴格管控槍支等武器,這導致有組織想在東非搞事都不容易,再加上東非政府對沙俄流亡政府的嚴密保護,契卡就更不可能得手了。

甚至,有時候契卡人員剛剛進入東非,就被東非國防安全域性等特殊部門盯上,從而導致行動的夭折,而這也是契卡為什麼對東非國防安全域性,軍情處等機關印象如此深刻的原因。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