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爾對凱波爾首相的態度還是比較滿意的,不過還是提醒到:“首相閣下,這種事就要快刀斬亂麻,畢竟歐洲戰爭這種機會說不定什麼時候就結束了。”
“我也可以向你保證,我們對東印度群島是沒有什麼野心的,畢竟現在我們已經拿到了自己想要的。”
弗里爾指的自然是東非從荷蘭手中要到的那些島嶼,雖然數量不多,但完全能保證未來東非在南洋地區的戰略穩固性。
至此,東非在南洋地區的殖民地安全性基本可以得到保證,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間的交通也不再受制於人。
……
當天晚上,弗里爾將自己和荷蘭政府的談判的初步情況發回了國內。並且授權駐荷蘭大使館同荷蘭政府繼續完善後續內容。
1916年12月7日。
《東荷就南洋地區再協議條約》正式出爐。
按照條約內容,原荷蘭控制下的勿里洞島,桑吉昂島等十四個島嶼,由荷蘭出售給東非。
同時,荷蘭政府和東非將共同開發巽他海峽航線,兩國就沿線港口,基礎設施等等達成多項合作。
兩國將致力於維護巽他海峽的暢通,聯合打擊巽他海峽到南海之間海域的海盜活動,為過往船隻提供更安全的通行體驗。
最後,東非和荷蘭政府互相確認兩國在南洋地區的利益所在,第一次以條約形式明晰了兩國在南洋地區的勢力範圍。
萊茵市。
早在弗里爾前往荷蘭之前,東非政府就已經對所圖謀的島嶼進行了系統性的安排。
海軍總司令布魯斯說道:“桑吉昂島的面積過於狹小,旁邊的帕奈坦島也只有不到一百平方公里,這兩座島嶼的可操作空間實在太小。”
“而且兩座島嶼被雨林覆蓋,除此以外,幾乎沒有其他任何可以利用的資源,我們應該向荷蘭索要其他地方,最好是兩岸的土地,而不是這兩個如此雞肋的地方。”
庫茵曼中將說道:“不要看這兩座島嶼不大,但是他們的位置太過重要,尤其是桑吉昂島,剛好處在巽他海峽最窄處的正中央。”
“只要這座島嶼有足夠修建機場的面積,對我們來說就足夠了,在當地只需要部署幾架飛機,就可以完全封鎖整個海峽。”
桑吉昂島的位置放在過去,確實不好處理,按照以前的常規操作,那就是依託這座島嶼,打造軍事要塞,用火炮來封鎖海峽,但是,隨著飛機的出現,東非海軍的選擇也多了起來。
“這座島嶼唯一的缺點就是補給問題,需要定期對島嶼上的物資進行補充,但是這並不影響他的戰略價值。”
“畢竟我們對當地更多的需要是威懾,而不是真正靠著這座島嶼就幻想一勞永逸。”
“真正要做到控制巽他海峽,需要的是印度洋和太平洋兩大艦隊的強大實力。”
庫茵曼中將實話實說,畢竟海軍作戰靠的是體系和實力,即便東非在巽他海峽沒有基地存在,難道東非就不能控制巽他海峽了麼?
恰恰相反,巽他海峽可以說處在東非兩大艦隊的夾層之中,這就決定了當地不可能脫離東非的掌控。
假設荷蘭將巽他海峽封鎖,東非也有能力將這條航線奪過來。
布魯斯嘆了口氣說道:“我並不反對這兩座島嶼的重要性,只不過是我們原本有更好的選擇,所以有些不甘心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