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拉功說道:“自然是也想趕快逃離這裡,畢竟傳聞如果屬實的話,我們在東非人治下可討不了好,不是被屠戮,恐怕就是被奴役。”
帕尼說道:“是啊!外邊都說東非人相當殘暴,他們在南洋地區很多區域和國家都搞過屠殺,我們如果留在這裡,日後恐怕會凶多吉少。”
德拉功說道:“村長家裡怎麼說?”
帕尼回答道:“村長也打算跑路了,之前村裡的其他兩個大戶就已經搬去曼谷了,村長他們家人多,而且在當地產業也多,所以才拖到現在還沒有走。”
德拉功所在的村,土地基本集中在三個家族手裡,村長家實力最雄厚,但是同時也意味著村長家在當地的關係最複雜,所以反而是另外兩個家族先跑路。
德拉功說道:“那他們的地不要了?”
帕尼說道:“這個時候就是做選擇題了,要地就意味著不要命,你知道東非的殖民手段麼?聽說東非本土都沒有地主存在,土地實行國有化,而東非在南洋的幾個殖民地則更是徹底,連人都不留,那些土地也被東非政府統一收上去管理。”
這也算一種形式的“土改”了,而東非之所以沒有被其他列強國家針對,完全是因為東非的土地全部都是透過殖民手段獲得的,既然是殖民地,那性質自然就不一樣。
東非政府的行為完全是慷他人之慨,而土著的命運可不被西方國家放在眼裡,畢竟英法那些殖民地的土地也是白來的。
當然,換一種場景,假設東非是一個歷史悠久國家,而東非政府將這些土地從自己人手裡強徵國有,那就是另外一種情況了。
帕尼接著說道:“而且村裡的三個家族怎麼可能那麼傻,他們可不像我們一窮二白,這裡距離萬倫又不遠,他們可以隨時監控甲米的情況,如果東非人好說話的話,大不了再搬回來,畢竟地契在他們手裡。”
克拉地峽的上層家族們自然不可能心甘情願的任人宰割,畢竟他們的財富,權利,地位都在當地。
但是甲米這個地方比較特殊,畢竟處在邊境位置,所以甲米地區的大部分家族可不會學習其他府的家族那麼頭鐵,他們大多數選擇跑到萬倫先觀望情況。
如果東非並不如傳聞所說的那樣,大家完全可以共存麼!畢竟英法殖民地也沒有走趕盡殺絕,反而要依靠當地家族和上流社會穩固自己的統治。
甲米和整個克拉地峽領地的原土著上層自然也有這種想法,他們不可能因為東非政府和曼谷的一紙條約,就白白犧牲自己的利益。
如果東非不用強,那結果自然皆大歡喜,而如果東非復刻東加里曼丹的政策,那當地勢力肯定要給予反擊。
而事實上,目前克拉地峽領地南部不少地區的家族勢力,已經開始了大量收購和囤積軍火,尤其是北大年地區的土著,他們本身長期和暹羅政府對抗。
所以這種頑固分子怎麼可能因為畏懼東非的威脅,就乖乖的撤出克拉地峽領地。
而事實上,目前東非人還沒有到來接管克拉地峽領地的視窗期,一些地方勢力已經勾結在了一起,尤其是南方也北大年為典型的阿拉伯教勢力地區。
而東非對於當地人的態度是顯而易見的,事實上目前克拉地峽領地內流傳的各種謠言和傳聞,對東非恐怖色彩的渲染,很多都出自東非軍情局之手。
軍事局同樣是東非的情報機構,不過主要為軍隊服務,而對克拉地峽領地的控制,顯然軍隊要發揮主要作用,所以才會由軍情局來執行這次任務,而不是常年在海外興風作浪的國防安全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