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非洲創業實錄偶然中文> 第四十八章 俄國停戰打算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八章 俄國停戰打算 (2 / 3)

聽見兩人的爭吵,一邊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說道:“好了,大家都少說兩句,這個時候還內訌,這也難怪工黨能夠竊取國家大權。”

“之前,各路反工黨組織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才被俄國工黨各個擊破的,畢竟當初俄國工黨並不算強大,他們的勢力僅僅侷限於聖彼得堡和莫斯科等少數城市。”

“就是因為內部的不團結,結果各自為戰,不僅沒有把俄國工黨趕下臺,反而被打的滿地找牙。”

哈耶夫維奇打了個哈欠道:“哼哼,當初就不應該相信那些民主勢力能夠成勢,想要把俄國工黨趕下臺,還是要靠貴族。”

“阿列克謝陛下,現在組成的臨時政府就在東非,可惜當年他的年齡太小,各路諸侯都不聽他的,如果能在沙皇領導下,我們現在也不至於掃大街了。”

“要知道當初,那群跳樑小醜可是逼著尼古拉二世陛下下臺的,結果他們自己又對付不了工黨,可憐的尼古拉二世陛下,現在連屍骨都找不到。”

哈耶夫維奇原本並非俄國的保皇黨,畢竟他作為一個小資家庭出身的成員,理論上應該站在當初俄國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的立場上。

可惜,當年俄國臨時政府的表現實在太難堪,這個僅僅存在幾個月的政權,在一定程度上替尼古拉二世背了黑鍋。

但這口鍋他們肯定也甩不掉,誰讓他們在鼓動尼古拉二世退位時出了大力,所以在哈耶夫維奇看來,如今俄國被俄國工黨奪權,責任完全在於所謂的民主派,也就是俄國工黨口中的資產階級。

米哈耶爾雖然以前和哈耶夫維奇不對付,但也同意他的這個想法。

“這一點我支援哈耶夫維奇,原來那些資產階級組織難成大事,指望這群蟲豸,推翻工黨的暴政,顯然是不可能的。”

“這些傢伙,有一個算一個,比貴族還要貪婪,貴族至少還有榮譽感,他們只想著一心撈錢,結果最後全部都便宜了工黨。”

“而且,沒有這群二五仔的話,帝國也不至於在軍事上輸的這麼慘,烏克蘭,波蘭等廣大領土,完全便宜了德國和奧匈帝國。”

雖然,波蘭等地區客觀來講,是工黨政府出賣給同盟國的,但是對於米哈耶爾等人來說,導致工黨上臺的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更是罪大惡極,假設沒有他們背刺“偉大”的尼古拉二世陛下,怎麼可能導致俄國前線軍事的大潰敗,又怎麼可能導致工黨上臺。

果然,“人死債消”,在尼古拉二世死後,他在一定程度上反而成為了“悲情英雄”,至少對於部分反工黨分子來說是這樣的。

而在國際社會上,就算昔日對尼古拉二世恨得牙癢癢的威廉二世,在尼古拉二世死後,也曾“潸然淚下”,表達對這位表兄弟的同情。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說到烏克蘭和波蘭,最近工黨好像在前線吃了癟,這應該對於我們而言也算一個好訊息。”

“雖然俄國工黨極力掩飾他們在前線的失敗,但是和幾個月前,報紙上鋪天蓋地宣傳戰爭勝利的訊息對比,最近俄國的報紙,顯然很不正常。”

畢竟俄國工黨也不可能無中生有,現在俄國主流報紙,雖然依舊宣傳俄國在前線的各種優勢,但是反動分子們顯然嗅出了不同的味道。

米哈耶爾說道:“我也注意到了這一點,按照工黨好大喜功的風格,但凡他們真獲得了一點進展,恐怕也不會像現在這樣宣傳內容如此平淡。”

“不過,前線俄國工黨如果真失敗的話,那才是大快人心,哪怕最終的結果是德國人打的莫斯科,那也比工黨控制俄國要好的多。”

相對於米哈耶爾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兩人,哈耶夫維奇就更加極端了。

他說道:“我寧願德國人統治,也不想看到工黨這群泥腿子統治俄國,當然,最好的結果是德國和工黨兩敗俱傷,然後帝國恢復以前的狀態,然後阿列克謝陛下,從東非那個鬼地方回國主持大局。”

從哈耶夫維奇的話就可以看出,阿列克謝皇儲,這個昔日的“漏網之魚”流亡國外,對於如今俄國工黨而言影響有多壞,而且更壞的是阿列克謝在東非組織了反動流亡政府。

這樣一來,在俄國境內,那些對工黨政權感覺不滿的人,就彷彿找到“主心骨”,當然,肯定也有一些人對迎回沙皇不感興趣,主要是那些“民主”分子,他們還是希望建立西方那種議會制國家。

但是,沙皇對於俄國更具有代表性,俄國的歷史就擺脫不了沙皇的影響,在俄國,支援沙皇的反動勢力更多。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