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非洲創業實錄偶然中文> 第五十章 契卡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十章 契卡 (3 / 3)

而且,俄國工黨作為一種理想主義政黨,他們的很多政策和方針,並不符合當下的實際情況,就比如之前提到的“怠工”問題。

俄國民眾也是人,而是人就難以擺脫人性問題,整體來說大多數人都是貪圖享受,好吃懶做的動物,這是任何人都避免不了的問題,多少都會沾點。

而俄國工黨卻想解決這個問題,顯然是無法做到的,在東非這種帝國主義國家,可以透過工資制度等,從而驅使民眾不得不主動工作。

而俄國初期“平均”主義盛行,工資制度等效果並不突出,畢竟真有人想擺爛,靠著俄國較高的下限,也是可以實現的,所以俄國工黨只能採用契卡的手段來對付怠工人員,換句話說,就是加強對怠工分子的懲戒力度。

總而言之,契卡這個俄國的特務組織,雖然發展時間短,但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特務組織,其規模甚至超過了東非的國防安全域性。

要知道東非的國防安全域性從上個世紀就已經成立,發展了幾十年時間,才達到如今這個規模。

可以預見,未來俄國契卡絕對會成為東非國防安全域性的強有力對手,乃至全世界帝國主義國家情報組織的強大對手。

所以,恩斯特對莫林問道:“最近國防安全域性在俄國的工作開展的如何?契卡這個俄國特務機關,是否對你們的工作造成了太大影響?”

莫林說道:“陛下,正如你所預料的,俄國的契卡,確實是我們國防安全域性成立以來,遇到的最強大,且最難纏的對手。”

“他們的人員數量眾多,所以我們組織在重返俄國的過程中,不得不小心應付,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發現,而且,他們的群眾基礎也比我們好太多,很多俄國民眾會積極配合他們的工作。”

“去年,我們就有兩名成員,被俄國民眾舉報,被契卡發現,所以在俄國的行動,每一步都必須小心,這和帝俄時代完全不一樣。”

帝俄時代,俄國幾乎被東非國防安全域性滲透成篩子,否則的話,東非也不可能把喀山的黃金運出來。

但是,短短几年時間不到,俄國在工黨的領導下,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俄國工黨對國家的管控可以說深入到基層,這讓東非國防安全域性在俄國的工作十分難以開展。

就算滲透成功,也很難爬到高位,獲取高價值的情報,在帝俄時代,東非可以收買帝俄的官僚,但是這招對俄國工黨基本無法奏效。

這還不是最可怕的,現在俄國的官員們不僅不容易被收買,覺悟還很高,如果讓他們發現不對勁,他們反手就有可能把東非的特務出賣給契卡。

莫林接著說道:“帝俄時代的俄國,和如今工黨時代的俄國,完全就是兩種型別的國家,我們在帝俄時代,安插多少人都是很輕鬆的事,但是在工黨治下的俄國,不僅安插人員難以做到,還要小心行事,除此外,如果沒有經過特殊培訓,意志不堅定的人,還有可能被俄國工黨策反。”

“這使得,我們現在在俄國的情報人員,加上外圍人員也不過數百人,而且基本上混雜在底層。”

東非在俄國情報人員數量的萎縮,並不完全是這個原因,還受到上一次整體從俄國大撤退的影響。

不過,從俄國的大撤退,整體上是一個英明的決策,畢竟就以俄國工黨的洗腦能力,真維持那麼大的機構和那麼多的人員,到時候,這些人員到底是為東非政府服務還是為俄國工黨服務,恐怕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而且,即便留下,也容易受到契卡的打擊,在帝俄時代,東非的情報人員,基本上可以透過偽裝成商人,技術人員,官方人士,甚至外籍來實現。

而毫無疑問,這些身份對俄國工黨是不起作用的,對於俄國工黨來說,講究的是根正苗紅,而東非顯然不會在帝俄時代,將本國的特務偽裝成底層工人,更不可能派他們參與到俄國工黨的活動中去,那樣很容易假李鬼變成真李逵。

所以,東非在俄的情報人員大規模撤回國是必要措施,原本帝俄時代的關係和情報網,因為帝俄倒臺,根本就起不到作用,畢竟管理國家的人都徹底變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