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從俄國的東部進入俄國,對於東非來說更加遙遠,如果是從西伯利亞出發的話,反而美國和日本更有優勢,但是很顯然他們也沒有做到這一點。”
“最後,東非對俄國境內反抗工黨勢力的支援只能透過波斯灣,然後透過陸地進行。”
“而大家都知道中東和中亞地區,不僅情況複雜,交通更是十分惡劣,還不如西伯利亞鐵路方便,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已經做出了最大努力對干涉俄國的政治。”
東非同俄國的主要貿易線路有兩條,一個是從蘇伊士運河進入地中海,然後再透過奧斯曼帝國控制的海峽進入黑海。
另外一條,則是透過波羅的海抵達聖彼得堡。
除了這兩條路線以外,其他路線都不太重要,畢竟黑海沿岸和波羅的海沿岸屬於俄國經濟發達的區域。
弗里爾接著說道:“東非對付俄國工黨的努力是不可磨滅的,至今阿列克謝領導的俄國流亡政府依舊達累斯薩拉姆市。”
“反而是諸位,當初沒有接受我們的建議,讓阿列克謝沙皇領導烏克蘭和波蘭等地區,繼續同俄國工黨做鬥爭。”
顯然,歐洲各國是不可能接受一個東非扶持起來的傀儡,領導烏克蘭和波蘭等原沙皇俄國地區的。
這個時候,德國的赫爾曼首相打圓場道:“好了,大衛首相,這個時候再追究誰的過錯,已經於事無補,現在大家應該回歸到如何對付俄國工黨的話題上來。”
克列孟梭總統說道:“我不建議直接出兵俄國,如果是在俄國工黨掌權之初,我們或許還能透過軍事幹涉,將俄國工黨扼殺在搖籃之中。”
“現在,歐洲好不容易熬過戰爭,所以大規模出兵,並不符合歐洲民眾的心理,搞不好會弄巧成拙,反而讓俄國工黨鑽了空子。”
“現在,波蘭和烏克蘭等國家既然已經從俄國獨立出來,我們不如將他們重新武裝,成為對抗俄國工黨的一把好刀。”
顯然,克列孟梭是不支援出兵的,畢竟現在法國的情況,根本不支援克列孟梭如此做。
而今克列孟梭好不容易透過積極的抗疫政策,拉回了一點支援率,如果再談及戰爭,法國民眾會毫不猶豫的將他踢下去。
再者說,法國在世界大戰中的損失過於慘烈,克列孟梭也不打算再讓法國捲入新的戰爭之中。
除此外,克列孟梭支援武裝烏克蘭和波蘭等國家,也有些給德奧兩國挖坑的意思,現在克列孟梭反而希望東歐出現新的國家,進一步平衡俄國和德,奧兩國。
而波蘭和烏克蘭的底子都不算差,有成為歐洲中等強國的潛力,如果能將他們扶持起來,對於法國而言也是一個好訊息。
大衛首相對於這個建議自然也是支援的,他說道:“克列孟梭總統說的不錯,現在我們應該大力扶持波蘭和烏克蘭,至少讓他們在軍事上有自保的能力,並且作為歐洲遮蔽工黨的前沿陣地。”
對於,英法兩國的建議,德國和奧匈帝國有些猶豫,不過最終還是同意下來。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如果不扶持波蘭和烏克蘭,那對付俄國工黨就要德國和奧匈帝國親自上陣,而這不是兩國政府所希望看到的。
尤其是奧匈帝國,因為國內複雜的情況,奧匈帝國政府也最清楚,如果奧匈帝國和俄國直接碰上的話,那對於現在的奧匈帝國絕對是一場災難。
俄國工黨甚至不需要扶持奧匈帝國境內的工黨組織,只要支援各個民族獨立,就能要了帝國的半條命。
所以還是用烏克蘭把俄國同奧匈帝國隔開,才是最好的選擇,這樣俄國工黨滲透奧匈帝國的難度也更大。
而奧匈帝國既然同意了,德國自然也只能支援,對於德國而言,親自對付俄國工黨其實不算大問題,但是德國也不想成為英國和法國的棋子,畢竟,英法兩國本來就有希望德國和俄國直接打起來的小心思。
最終,參會各國達成了一致,那就是扶持波蘭和烏克蘭和俄國工黨對壘,以此來實現消耗俄國的目的,同時對俄國實行嚴厲的經濟封鎖,讓其不戰自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