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平原省而言,“五五”規劃期間的經濟突破點是難以把握,就本省的主導產業來說,平原省已經做到了極致,達到東非最高水平。
不過,這平原省的產業主要是穀物種植業,這使得產業利潤其實還不如索馬利亞地區發展的經濟作物種植業,而這其實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東非地區產業協作的特徵。
幸好東非是一個由移民組成的國家,沒有歷史包袱,人口分佈基本和如今東非區域經濟發展水平適配。
目前,東非自由市場環境下,私有化趨勢越發明顯,平原省僅僅是東非政府用於平衡商品糧市場的籌碼罷了。
而毫無疑問,在目前東非農業發展階段,實際上國有農場依舊佔據一定的優勢,這主要是因為東非市場開放時間短,尚未形成民營的大型農業生產企業,而這種生產單位的大量出現依舊需要至少十年時間。
……
1921年3月。
歐洲的疫情得到了初步控制,社會秩序開始穩步恢復,但是在這種背景下,新的動盪因素也開始在歐洲捲土重來。
3月12日。
英法德奧等國家在柏林重新召開會議,準備對俄國進行軍事幹預。
德國首相赫爾曼說道:“俄國工黨已經徹底鞏固了政權的穩定,他們透過將土地分給俄國的農民,沒收銀行、工廠、礦山等財產,提高底層工人待遇從而收買人心。”
“這是十分可怕的,將近一億多俄國人,因此被俄國工黨所矇蔽,這對於整個世界來說都是一場災難。”
“我想在座的各位應該十分清楚,這對於我們意味著什麼,所以世界各國應該團結起來,消滅這個可怕的異端,否則的話,未來大家說不定就會像那些俄國貴族,商人一樣,屍體被吊在路燈上。”
“工黨對歐洲的滲透已經到了十分猖獗的地步,而我們在過去一年裡,獲得的情報顯示,這些歐洲各國工黨的活動都受到了俄國政府的支援。”
本來,在戰爭尚未結束之前,不管是協約國還是同盟國,就都達成了一個共識,那就是在戰爭結束後第一時間干預俄國的內政,甚至不排除軍事入侵,來消滅俄國的工黨政權。
但是,戰爭結束之後,歐洲各國還沒有鬆口氣,就倒黴的遇到了歐洲流感大爆發,這使得各個國家都只能先忙於自救,使得干預俄國的事情被一再推遲。
奧匈帝國首相康拉德也殺氣騰騰的說道:“不管我們以往有什麼分歧,但是面對俄國這個共同的敵人,大家應該拋開成見,攜手應對這個世界毒瘤,將工黨扼殺在俄國之內。”
“自從俄國工黨奪取政權後,歐洲的工黨活動明顯越發頻繁,光是我國在去年就打擊和查封了幾十個奧匈帝國境內的工黨組織。”
“同時,根據我們的情報,俄國工黨已經開始組織大量人員,向波羅的海沿岸三國,波蘭,烏克蘭等地區滲透。”
“他們煽動當地的民眾和政府對抗,破壞生產資料,阻礙工廠和企業的正常運轉。”
“同時在世界各國內,輸出其暴動思想,顛覆各國合法政府,鼓動民眾和政府作對,同時支援各國分裂組織,恐怖組織等非法組織的活動。”
“對於如今的歐洲來說,工黨問題已經成了需要刻不容緩去解決的問題,否則的話,未來整個歐洲都將被工黨染紅。”
“這對於我們而言顯然不是一個好訊息,所以必須以最嚴厲的辦法,對俄國進行制裁和軍事幹預。”
“同時為俄國暴亂中犧牲的尼古拉二世,貴族,商人等等平反。”
尼古拉二世可以說人死債消,如果他還活著的話,康拉德肯定說不出這種話,畢竟奧匈帝國在一戰中受到的最大損失,都是因為尼古拉二世所造成的。
但是,現在尼古拉二世已經被俄國工黨殺害,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解了奧匈帝國政府的心頭之恨,同時可以反過來打著為尼古拉二世復仇的旗號,干預俄國內政。
德國的赫爾曼首相說道:“正如康拉德首相所言,大家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工黨的受害者。”
“而今,歐洲的情況可以說十分糟糕,先是因為戰爭原因,導致整個歐洲被打成廢墟,隨後我們又遇到了近幾十年來最大的瘟疫,讓各國的經濟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