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就算烏克蘭和波蘭軍隊在前線潰敗,也不至於完全被俄國消滅掉,我們就可以繼續利用他們消耗俄國。”
“但前提是穩住烏克蘭和波蘭政府的信心,所以出兵是必要的措施,來提振他們的和俄國鬥爭的覺悟。”
魯道夫的話在一定程度上說服了威廉二世,這個曾經不可一世的男人終究是被世界大戰和戰後德國國內的糟糕情況消耗了一些心氣。
威廉二世說道:“好吧,你的方案也算穩妥,我們至少應該先幫助東歐各國穩定他們的後方,這樣一來,他們才能更有底氣對付俄國人。”
說到底,德奧兩國還是被世界大戰消耗了心氣,如果是一戰前,那兩國肯定二話不說,就出兵烏克蘭和波蘭等地區直接和俄國開戰了。
而現在的情況是,俄國和烏克蘭,波蘭等國家的戰爭也有將近一個多月時間了,德奧兩國都還沒有太大實質性動作。
而這次魯道夫親自到柏林來,就是認為再這樣畏畏縮縮下去,對於兩國而言是十分不利的。
於是在經過兩國政府的新一輪討論後,1921年10月初,德國和奧匈帝國軍隊越過邊境,進入烏克蘭和波蘭等地區。
而此時,南線的俄國軍隊已經兵臨第聶伯河沿岸,並且在第聶伯河西岸控制了部分據點,就比如葉卡捷琳諾斯拉夫等城市。
在北線,俄國已經完全佔領了白俄羅斯地區東部,但是波蘭政府的抵抗決心明顯高於烏克蘭。
尤其是波蘭的民族主義者,好不容易透過一戰實現了波蘭的再次復國,雖然最終結果不太讓人滿意,就比如華沙東部的大量國土被德國進一步兼併,但是能拿到白俄羅斯作為補償也算不錯。
所以,在面臨想要重新吞併波蘭的俄國時,雖然德國人不招人喜歡,但也是如今波蘭人最好的選擇。
隨著德奧兩國軍隊再度大舉開進東歐地區,原本處於崩潰邊緣的東歐各國政府重拾信心和俄國繼續對抗。
一時間,東歐地區彷彿重回到一戰一樣,奧匈帝國,德國和俄國再一次在東歐大平原上展開角逐。
……
東歐的變局可以說讓其他國家吃了大瓜,千里之外的東非自然也不例外。
在首都萊茵市,東非的官員們對於如今東歐發生的情況進行了激烈的討論。
“德國和奧匈帝國太過遲鈍了,如果他們能在幾個月前,提前對東歐進行干預和佈局,也不至於陷入現在這種尷尬的境地。”
“或許並不是他們做的不好,而是俄國太出乎我們的預料之外,實際上俄國軍隊的戰鬥力和沙俄時代沒有太大區別,但是表現在戰場上,卻有完全不一樣的結果。”
“說的不錯,如今俄國軍隊的武器裝備水平甚至還不如沙皇俄國時代,軍隊數量上更是如此,甚至說如今俄國軍隊本身人員和沙皇俄國軍隊沒有太大區別,但是表現就是比沙皇俄國時代要強的多。”
之所以如今俄國軍隊的裝備水平比沙俄時代有所退步這也是在所難免的。
畢竟沙皇俄國時代,俄國領土比現在完整的多,所以產業更加完備,但是在世界大戰之後,俄國丟失了大量地區,這讓俄國的工業不可避免的缺失了一部分,尤其是烏克蘭地區,現在俄國才算重新拿回烏克蘭的工業地帶。
而在俄國內戰時期,原俄國貴族,資本家等反動勢力,為了和俄國工黨對抗,大量破壞俄國的工廠,機器,大量技術人員和專家逃往國外,這進一步對俄國工業造成了破壞。
甚至內戰時期,俄國工業的損失超過了世界大戰中的損失,尤其是重要生產資料的缺失,以及大量人才的出逃,這對於本就薄弱的俄國工業體系形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