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伯爾恩來到盧本巴希的目的就是為了和盧本巴希當地政府達成合作,只有兩座城市達成一致,才能對整個銅礦帶的資源,產業進行整合,從而幫助銅礦帶完成經濟領域的產業轉型。
不過,這顯然不是容易實現的,畢竟盧本巴希和基特韋的利益並不完全一致,甚至過去二者長期存在競爭關係。
雖然基特韋的體量比盧本巴希要小很多,但是基特韋同樣對銅礦帶除盧本巴希以外的其他城市有壓倒性優勢。
所以,兩座城市從上個世紀開始,就一直爭奪銅礦帶的經濟主導權,而最直觀的體現,就是兩者產業結構上雷同。
而產業上重合,自然也就少不了競爭,這又導致產品價格上波動,最終結果也就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兩個小時後……
德伯爾恩一行人終於抵達了盧本巴希市政府,從基特韋到盧本巴希也就一百多公里路程,由此可見,兩座城市之間複雜的關係,畢竟常言道一山不容二虎。
“德伯爾恩市長,你可真是貴客。”盧本巴希市長波克迎面走來道。
德伯爾恩:“好久不見,波克市長,最近你們盧本巴希市可不得了,經濟進入全國第七位,這銅礦帶第一大城市的名譽進一步坐穩了。”
聽到德伯爾恩的恭維,波克心裡十分高興,不過還是謙恭的說:“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罷了,我不過是站在前輩們的基礎上,做出了一些小成就,這些年你們基特韋市發展的也不差,也算是中部經濟排行前列的城市了。”
透過二者的對話,就足以看出基特韋市和盧本巴希發展的差距,盧本巴希在全國都算大城市,而基特韋的影響力也就在中部能夠排得上號。
而實際上,基特韋的經濟,如果以東非全國為維度對比的話,也能排在中上游水準,但是,和盧本巴希這些真正意義上的大城市,差距還是過於明顯。
德伯爾恩說道:“唉,我們基特韋市比不了盧本巴希,上個世紀,我們或許還能和盧本巴希在經濟上對比,但是如今,不得不承認盧本巴希拉開了和基特韋的差距,我們就是想追也追不上了。”
波克沒有接話,而是問道:“德伯爾恩市長,這次你們來盧本巴希的目的是什麼?”
德伯爾恩也沒有客氣,而是直言不諱的說道:“我們這次過來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想和你們盧本巴希達成合作,看看能不能達成合作,邀請銅礦帶的其他城市,達成經濟領域的合作。”
“嗯!不知道怎麼合作?”波克市長好奇的問道。
德伯爾恩解釋道:“波克市長,我想你應該很清楚,我們銅礦帶能夠在全國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靠的是銅礦資源,可以說銅礦開採和有色金屬加工,是我們這個區域的核心產業。”
波克點點頭說道:“當然,畢竟從名稱上就能看出銅礦對我們這些城市的重要性。”
德伯爾恩:“這就對了,但是我想你們應該也知道,這些年銅礦產業所面臨的危機,這個時候雖然不明顯,但是已經生出了苗頭,那就是非銅礦帶銅礦資源開發,以及進口銅礦對我們造成的影響。”
“尤其是外部進口銅礦,對銅礦帶的威脅最大,他們打破了國內銅礦的市場行情,導致這些年銅礦價格縮水。”
“而中央出於外交,環境,殖民地開發等因素的考慮,並不拒絕進口銅礦進入國內,這就讓我們的經濟發展遇到了瓶頸,如果突破不了這個瓶頸,不說更進一步,未來整個銅礦帶都有可能因此沒落。”
外交層面的典型體現就是,東非從南美各國進口了大量銅礦資源,東非拉攏南美各國之心,路人皆知。
而想要拉攏這些國家,自然要和他們進行利益上的繫結,而購買當地的農產品和礦產資源,是最常見的辦法之一。
而從客觀角度來說,東非從來都不是一個銅礦缺乏的國家,完全可以做到自給自足。
但是,東非政府並不介意透過購買智利,秘魯等國家的銅礦,來拉近雙方的關係,更何況這些國家的銅礦量大質優,價格也並不比本國銅礦高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