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非洲創業實錄偶然中文> 第十章 醫療產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章 醫療產業 (3 / 3)

而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除了法國是最早一批出臺相關法案和辦法的原因以外,第二個原因則顯得有些啼笑皆非,那就是法國的疫情比東非更嚴重。

法國大機率就是疫情的策源地,也是受災最嚴重的地區。

而這也使得法國成為了各種應對疫情辦法的試驗場,而東非,全國感染人數甚至都沒有過五萬,根本就達不到這個目的。

而在法國獲得的經驗中,毫無疑問口罩,消毒,重視衛生,隔離等基礎辦法都得到了驗證,這也使得這些有效的相關措施從法國開始向世界各地擴散。

從1920年2月開始,全世界都開始推廣口罩,雖然口罩由東非發明(本時空如此),但是真正對其起到推廣作用的卻是法國。

全世界從二月開始,掀起了戴口罩的風潮,而這也讓東非的相關企業賺的盆滿缽滿。

因為從上個世紀以來,東非就一直都是口罩等醫療物資的第一生產大國,雖然東非口罩最初的初衷是為了應對一些熱帶地區的疾病,但也導致東非一直都是口罩第一生產大國,且是唯一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的國家。

大量訂單湧入東非,這讓東非的口罩生產商大賺了一筆,除此外,一些酒精,藥品等生產商也獲得了大量海外訂單。

其中,東非的退燒藥就有許多種,除了授權生產的一些專利藥品以外,東非還掌握著一些根據中醫等醫學獲得的醫藥製成品。

先不說具體效果如何,這確實大大增加了東非各類藥物的品種。

而東非專利藥品的來源也有多種,一個是由東非本國研發的藥品,一個則是從其他國家獲得授權生產的藥品,最後則是東非從同盟國獲取的一些藥品專利。

在世界大戰期間,東非作為中立國,所以天然成為一些國家藥品加工的工廠,這使得一些國外醫藥企業在東非投資生產相關藥品。

而戰爭末期,東非更是從同盟國手中獲得了不少好東西,這些都刺激了東非醫藥產業的加速發展。

而戰後,歐洲各國因為戰爭的破壞,一些本土藥企尚未恢復元氣,這使得他們的市場暫時便宜了東非。

當然,這也和東非自然的環境有關,東非作為熱帶國家,本身對醫藥產業就十分重視,畢竟熱帶是各類疾病的溫床。

所以,從上個世紀開始,東非政府就想盡各種辦法來發展本國的醫藥產業,甚至為此做出了一些見不得光的事。

最典型的就是透過黑人來做相關的實驗,可以說黑人為東非醫藥產業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在這些黑人的幫助下,東非醫藥企業和研究機構,才能大膽試錯,積累經驗。

這也使得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後,東非醫藥研發迎來了一次大爆發,而之所以發生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之後,自然也有其道理。

畢竟,醫藥研發需要專業的人才和知識積累,而上個九十年代也正是東非義務教育和高等教育開始大規模回報的時候。

同時,東非在此前積極引入世界各地的醫學成果,透過二三十年的積累,也開始初有成效,在人員和知識基礎打牢之後,東非政府才能有序的展開醫療領域的研究。

而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也是東非奴隸制度比較發達的時代,東非境內尚有大量黑人勞工作為醫療研究者的素材。

所以,在集齊了政策支援,人才培養,專項資金,相關裝置,基礎理論知識,實驗素材等要素後,東非醫藥產業想不爆發都十分困難。

雖然二十多年的積累和發展下,這直接導致在一戰前,東非已經成為世界上醫學研究和醫藥產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

由此,東非醫藥產業才能在一戰中大發橫財,並且為東非醫療在世界範圍內打響知名度。

這也是戰爭後期,美國依舊無法在醫療產品領域和東非在歐洲競爭的主要原因,東非醫療產品不僅產量大,同時質量也更可靠。

透過在戰爭之初,積累下的優良口碑,至少各國軍隊和士兵,更願意相信東非產品。

而在20世紀初,獲得了歐洲的認可,也就意味著東非醫療產品獲得了世界的認可。

在戰爭後期,進一步吸收了德國等國家醫療領域的一些技術後,東非醫藥產業實際上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一,不管產業規模,還是產品質量上都是如此。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