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非洲創業實錄偶然中文> 第三百七十二章 達成一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七十二章 達成一致 (1 / 3)

弱國無外交,塞爾維亞被針對就是如此,甚至現在塞爾維亞連國家都算不上,流亡政府不過是隨手可拋的一枚棋子罷了,英國選擇保全塞爾維亞就已經算是仁至義盡。

弗里爾說道:“這樣一來塞爾維亞的問題就到了妥善處理,所以說任何矛盾都是可以解決的。”

“而大家可以以此為例,逐步解決其他糾紛和問題,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戰爭結束的時間就不遠了。”

隨著弗里爾的話落,這也就意味著有不少小國和弱國的利益將被拋棄,畢竟現在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形成了均勢,雙方可以獲得的利益就更少了。

而為了促成和平,大國之間肯定不會捨棄自己的利益,所以只能選擇塞爾維亞這種小國和弱國開刀。

隨後,各國圍繞這一點展開了激烈的討價還價。

德國自然是想要吞掉這次戰爭的成果,尤其是東線戰場的戰果,也就是波蘭和波羅的海沿岸等地區。

而這自然遭到了英國和法國的反對,畢竟如今德國就已經如日中天,能和英國和法國打的有去有回,真讓德國進一步擴大其領土,這不是英法所希望看到的。

而法國的訴求則是德國從法國撤軍的同時,洛林和阿爾薩斯地區也應該設定為非軍事地帶。

從法國的角度,自然是希望收復洛林和阿爾薩斯地區的,但是在戰場上處於劣勢,法國也知道這不現實,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要求德國不在兩地部署兵力。

英國則要求縮減各國海軍力量,重新制定各國海軍標準,透過協約的方式,繼續鞏固英國皇家海軍的地位,這本來也就是一戰前英國的目的之一。

奧匈帝國的欲求自然是吞併塞爾維亞和黑海沿岸的土地,塞爾維亞已經塵埃落定,而黑海沿岸的爭議就比較大了,畢竟這個所謂的黑海沿岸涉及到前世的烏克蘭和摩爾多瓦等國家。

總的來說,英法和德奧之間對於利益的爭議主要在於對東歐地區的處置問題,德奧兩國想要儘可能的消化這次從俄國和巴爾幹獲得利益,而英法正好反過來,他們更想讓這些地區獨立,而不是落入到德奧兩國手中。

英國的弗洛姆代表說道:“德國可以獲得部分波蘭領土作為賠償,但是波羅的海地區和波蘭同時應該獨立建國。”

德國代表也是首相貝特曼說道:“我們可以允許波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獨立,但是包括明斯克在內的原俄國領土應該併入帝國領土。”

貝特曼也算是獅子大開口,按照他的要求,基本上涵蓋了前世波蘭,立陶宛和白俄羅斯的大片土地。

而這顯然是英國所無法接受的,畢竟如果把這麼多土地讓給德國,就相當於德國吞併了歷史上存在過的波蘭立陶宛聯邦國土,要知道在16世紀到17世紀左右,這個國家可以說是歐洲人口最多,面積最大,國力強盛的國家。

弗洛姆直接拒絕道:“不可能,立陶宛必須獨立,甚至波蘭也必須獨立,這是我們的底線,否則我們寧可繼續戰爭。”

本身在一戰前德國就佔據著一部分波蘭的土地,所以英國並不想看到完整的波蘭併入德奧兩國,但是顯然德國也不可能把波蘭完全吐出來,所以英國只能退而求其次,儘可能防止德國做大,英國最多允許德國的面積擴大五萬平方公里左右。

而且,前提是德國必須保證和限制本國海軍的發展,這樣一來,德國雖然拓展了領土,但依舊只能算一個陸地大國,而且夾在法國和俄國之間,其地緣形勢依舊處在英國的可干預範圍之內。

弗洛姆可不相信俄國工黨是好惹的,因為歐洲戰爭拖延的原因,如今俄國工黨基本穩定了政權,而穩定政權後的俄國工黨勢必會找德國的麻煩,而這樣又可以形成新的制衡。

所以弗洛姆說道:“德國獲得華沙以東的土地,同時在東歐,將獨立出波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四個國家。”

在弗洛姆的考慮下,波蘭將成為一個三十多萬平方公里的中等國家,覆蓋前世波蘭,立陶宛和白俄羅斯部分地區,這樣波蘭又能夠對德國和俄國形成一定的平衡。

同時,弗洛姆說道:“如果德國得寸進尺的話,那就讓戰爭繼續,我們的底線不容突破,雖然暫時你們在南線戰場取得了不小的進展,但是你們國內的問題,已經瀕臨爆發的狀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