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非洲創業實錄偶然中文> 第三百六十二章 準備干預歐洲戰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六十二章 準備干預歐洲戰爭 (2 / 3)

這主要還是因為太平洋的面積實在太為廣闊,光是太平洋的面積就佔了整個世界的三分之一,甚至其他三大洋麵積加起來才能和太平洋相提並論。

而面積大,也就意味著航程遠,所以即便是位於南洋地區的東非太平洋艦隊主力,想要就近支援阿拉斯加等區域,也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而且這中間可能還要經過敵人控制的海島,就比如日本,亦或者美國的夏威夷殖民地等。

所以,從戰略安全的角度考慮,東非海軍也會積極支援獲取麥哲倫海峽的通行權,這等於給東非海軍的太平洋戰略加了一層保險。

克里斯蒂亞諾說道:“我們想要加強對智利的控制,經濟是錨點,透過繫結和智利利益,培養自己的代言人,在這一點上,我們應該趁著這個空檔,加快對智利美國和英國背景企業的排擠。”

“等到未來,透過親東非政府簽訂軍事協議,那我們才能完成對麥哲倫海峽的軍事用途。”

“當然,麥哲倫海峽畢竟是控制在智利人手中,所以我們不能放棄對德雷克海峽的研究,甚至我們也應該重視阿根廷,麥哲倫海峽的東部出口,被阿根廷國土夾在中間,而智利和阿根廷關係向來不好。”

“如果,未來智利做出了不利於帝國的決策,那我們就可以透過扶持阿根廷來教訓智利政府。”

東非軍方將對麥哲倫海峽的安排明明白白的羅列出來,而這也得到了恩斯特的認可。

恩斯特說道:“那就這麼辦,不管怎麼說,我們都必須獲得一條從大西洋進入太平洋的穩定航道,這樣才能有效保障帝國在中南美洲西海岸的利益。”

說到底,軍事實力才是自由貿易的關鍵,沒有軍事實力支撐的自由貿易,不過是可笑的笑話。

英國能夠成為世界霸主,就是透過擊敗一系列競爭對手來實現的,就比如曾經的荷蘭,在荷蘭還是海上馬車伕的時代,難道荷蘭人的貿易不比後來的英國人更自由麼?

但在英荷海戰中失敗的荷蘭,最終只能自覺的讓出海上霸權,這倒還是其次,真正讓荷蘭人痛心的還是海上霸主背後所代表的豐厚經濟利益。

畢竟,即便荷蘭最強盛的時代,其野心也比不過今天世界上的帝國主義國家們。

這也是東非為什麼重視麥哲倫海峽的航線的原因,有了這條航線,東非就可以將軍事影響力輻射到中南美洲西海岸地帶,進步擴張東非的海外市場和原材料產地。

普里皮亞特說道:“除了麥哲倫海峽的相關進度以外,如今我們在卡達的建設活動也在穩步推進。”

“同時,據我們的情報顯示,如今英國和協約國在波斯灣的形勢很不妙,在奧匈帝國進入伊拉克之後,英國所面對的形勢急劇惡化。”

“雖然英國的兵力高達一百多萬,但是由印度人組成的軍隊根本就不堪重用,別說和奧匈帝國和保加利亞軍隊對抗,就是奧斯曼和羅馬尼亞士兵,對戰印度軍隊都有極大優勢。”

“目前在奧匈帝國的指揮下,同盟國軍隊已經開始幫助奧斯曼帝國收復失地,如果按照現在的進度,巴士拉等波斯灣港口重回奧斯曼帝國手中也只是時間問題。”

東非一直都在關注南線戰場的變化,畢竟南線戰場距離東非最近,尤其是東非的北部灣和卡達殖民地就在戰場的旁邊。

恩斯特問道:“那你們認為,中東地區的戰事會如何發展?”

普里皮亞特回答道:“就我個人而言,並不看好協約國在中東的進展,從英國人沒有順利奪取達達尼爾海峽開始,戰爭的天平就倒向了同盟國,如今奧匈帝國和同盟國,有餘力不斷支援奧斯曼帝國。”

“在上一個階段,同盟國成功穩定住了紅海和波斯灣沿岸的頹勢,在波斯灣地區甚至轉敗為勝。”

“而協約國的重心又在歐洲的西部,所以如果南線戰場的局勢真的惡化到一定程度的話,恐怕協約國之前對同盟國的封鎖將徹底成為無稽之談。”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傳~~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