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非洲創業實錄偶然中文> 第三百五十八章 鐵路強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五十八章 鐵路強國 (2 / 3)

從東非的草原,到沙漠,再到雨林,每一段鐵路下面幾乎都埋著數不清的黑奴亡魂。

19世紀的鐵路,採礦,挖河都是高危職業,平均壽命普遍低於四十歲,即便當時世界最發達的工業國也改變不了這個現狀,各國鐵路工人的罷工,反抗運動屢禁不止。

而充當東非鐵路勞工主力的黑奴,其生活境遇只會更加悽慘,其他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雖然也極限壓榨鐵路勞工,好歹還有微薄的薪水,東非的黑奴完全就是白白付出,這使得東非黑奴鐵路勞工的平均壽命普遍不到二十五歲。

當然,對於這些歷史過程,東非政府肯定是不會承認的,實際上從三五計劃開始,東非政府就已經開始著手消滅東非壓迫剝削黑奴的一系列罪證。

從東非中央政府到下級政府,一直到民間,大量關於奴隸經濟時代的檔案,材料和檔案和證據被集中焚燬,如今東非政府內找不出一張關於黑奴曾經在東非存在過的紙質記錄。

當然,限定詞是黑奴,東非政府手裡倒是保留和偽造了一批關於東非黑人數量,以及最終去向的檔案。

畢竟,東非再如何篡改歷史,也不可能改變東非曾經的殖民歷史,世界是有記憶的,在東非這個國家建立以前,如今東非境內的土地上曾經生活著數千萬黑人。

在東非的官方檔案中,東非確實曾經生活著大量黑人,但是這些黑人已經離開東非,前往美國,奧斯曼,西非,巴西等國家和地區,而不存在“剝削,壓榨,屠殺,鎮壓”等詞彙。

加上東非確實幹過奴隸貿易的勾當,以及向西非等地驅趕過不少黑人政權和人口,就比如布幹達人,蒲隆地人,史瓦濟蘭等等,半真半假的資訊可以最大淡化和美化過去東非的殖民歷史。

說回到鐵路問題,計劃經濟時代東非的鐵路建設,就是透過無限制的消耗黑人,才能夠取得輝煌的成就。

而這也幫助東非度過了早期工業化的各種社會問題,放眼全世界,不管英,法,德,美還是其他工業國,在初期工業化時,必然要經歷最殘酷的階段,這個殘酷主要針對的就是底層工人和農民階層。

資本的原始積累是最血腥的,不管是如今的帝國主義國家,還是以後的蘇聯經濟模式國家,都無法避免這一點,想要發展就必須付出代價。

英國的羊吃人事件(圈地運動),愛爾蘭大饑荒,美國黑奴,德國上個世紀普遍的饑荒和戰爭,法國頻繁的社會運動,這還沒有算帝國主義透過殖民掠轉移部分社會問題。

而前世蘇聯為了發展工業,烏克蘭餓殍遍野,就算遠東帝國也曾經歷過數年的經濟最困難時期。

可以說想要完成資本的原始積累,就必須付出代價,將別人的財富和勞動力價值集中起來,才能推動生產力質的跨越,跨不過這一步,那就無從談下一步的發展。

所以東非成為工業國,就必然有人,且是大部分人犧牲,這些人可以是黑人,也可以是東非本國民眾,也可以是比東非落後的國家。

而最“人畜無害”的黑人,自然也就成為了東非政府天然選擇的優質犧牲物件,本國民眾那是東非統治的根基,而落後國家和地區,東非收割能力有限,畢竟早期東非沒有英法等歐洲國家那樣龐大且富裕的殖民地。

不過,到了今天東非的原始積累早已經完成,這也是東非為什麼卸磨殺驢,清除全國剩餘的最後一批黑奴的原因。

而今東非已經有了更加先進和效率更高的大型工程機械,來輔助東非鐵路工程建設,尤其是鐵路電氣化改造過程中,汽車,吊車,挖掘機等現代科技工具廣泛應用。

而且,因為上個世紀到本世紀初的前十年,東非交通和基礎設施大幅度完善,工人生活狀態也大幅度提高,以前東非鐵路建設基本上是風餐露宿,披荊斬棘,現在只需要沿著交通線路,不斷拓展和延伸,難度和工程量大幅度下降。

鐵道部部長威爾斯就說道:“帝國鐵路建設,已經度過了盲目擴張,追求數量的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機械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工人學歷和安全意識大幅度提升,待遇和工薪也小幅度增長。”

東非工人確實能吃苦,但是東非國民的社會保障制度和福利待遇卻是世界上比較完善的,尤其是東非的國有企業。

雖然東非的完全計劃經濟時代已經過去,但是在完全計劃經濟時代留下的一些影響並未消散。

在完全計劃經濟時代,因為企業國有制度,東非政府可以監督《勞動法》的執行,這就讓東非國民,尤其是原工人階層培養出相關意識,這種意識並未隨著計劃經濟時代的結束而消亡。

這雖然不利於東非政府和世界其他國家在工業上的競爭,畢竟壓榨和剝奪能夠降低生產成本,但是對東非社會穩定起到了巨大作用。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