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訊息後世為什麼確定喀山的這批寶藏存在,主要是透過蘇聯的官方檔案得知,畢竟尼古拉二世都落入工黨手中,他們自然也能從尼古拉二世那裡獲取到一些關鍵資訊。
根據後世的小道訊息稱,這批寶藏主要是尼古拉二世用於東山再起的資本和退路,當然,尼古拉二世之所如此考慮,並非是為了應付工黨,或者前俄國資本主義臨時政府。
而是在1914年以前,尼古拉二世就做好了戰敗的考慮,畢竟和德奧兩國宣戰,尼古拉二世肯定要考慮到俄國戰敗的下場。
但是,尼古拉二世做夢也想不到,最終顛覆其政權的不是同盟國,反而是臨時政府以及工黨政權,更不會想到最終勝利者會是工黨。
畢竟工黨政權國家建立在世界歷史上還是首次,至於之前的巴黎工黨,他們並沒有成功建立國家。
而俄國工黨雖然後來從尼古拉二世以及其心腹那裡知曉了喀山國庫的存在,但是等他們真到攻打下喀山後,早已經為時晚矣。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東非國防安全域性的行動是1917年末到1918年初,而俄國工黨控制和穩定喀山局勢已經是1919年後的事情了。
而喀山國庫只有少數幾個原沙皇俄國高層知曉,但是很不幸他們被俄國工黨一鍋端掉後,這就導致喀山國庫在較短時間裡失去了和上層的聯絡。
東非國防安全域性正是利用這個資訊差和時間差才能有驚無險的掠奪喀山國庫。
當然,這其中還有“別列佐夫卡匪幫”的配合,喀山市的俄國守軍,終究是輸掉了戰爭。
畢竟喀山城內東非國防安全域性數千人的行動,可謂聲勢浩大,同時動用了大量輕重武器和炸藥。
這使得本就士氣低下的喀山城守軍以為城內有“別列佐夫卡匪幫”的內應,而在此前喀山幾千守軍已經全部支援喀山城東部,這就讓他們以為自己被“別列佐夫卡匪幫”完成了對他們的兩面夾擊。
軍心渙散之下,喀山守軍的指揮官直接放棄抵抗,率領其心腹撤出喀山城逃往喀山的周邊地區。
這其實也和目前俄國國內的混亂形勢有關,在短短一年時間裡,聖彼得堡三次城頭變換大王旗。
在沒有確定“別列佐夫卡匪幫”身份之前,誰知道這股不明勢力來自哪一方,他們有可能是保皇派,可能是白匪,也有可能是工黨,總而言之喀山城的俄國軍事長官很清楚的知道,如今俄國處在風雨飄搖之中,所以根本無心抵抗。
整個俄國現在基本處在群龍無首的狀態,而留在後方的大部分地區雖然依舊對尼古拉二世忠心耿耿,但是在尼古拉二世生死不明的情況下,社會秩序已經整體癱瘓。
當然,作為俄國政治中心的聖彼得堡,雖然已經可以確定被工黨控制,但是他們的號召顯然對俄國的舊貴族,官僚沒有太大影響力。
……
第二天。
喀山市政府。
“將軍閣下,現在我們也是正規軍了!”丘八洛夫滿面通紅的對著別列佐夫卡激動的說道。
雖然戰鬥已經結束,但是丘八洛夫的心情依舊十分激動,畢竟在昨天他可不敢想象他們這點兵力就能拿下喀山。
要知道喀山是什麼地方,那可是政治地位常年處在俄國前三的重要城市,隨著這座城市落入別列佐夫卡匪幫手中,這就給匪幫成員們帶來了完全不一樣的心理刺激。
往日,他們哪個不是被沙俄軍隊四處追著跑,絲毫不被政府待見的小人物,過去別說敢喀山這種大城市,就是一些小一點的俄國城市,他們也不敢招惹。
現在,隨著攻克喀山城,丘八洛夫感覺跟隨別列佐夫卡那是大有前途,畢竟喀山城可是一座大城市,控制了這裡就等於有了更多的資源招兵買馬,別列佐夫卡匪幫完全可以像滾雪球一樣迅速壯大,成為俄國國內新的政治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