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非洲創業實錄偶然中文> 第二百四十八章 世界第一人工大水庫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四十八章 世界第一人工大水庫 (2 / 2)

“目前安置小區的已經正式通水通電,每戶都能分配到一處住房,包括三臥一廚一衛,社群裡配備有垃圾箱,所有的垃圾必須放到指定位置,這一點我想你們在鄉村地區應該也是如此,就不多介紹,花壇和綠化帶……”    隨著鎮政府工作人員的介紹,可以看出這裡完全是按照東非城市標準建設的,基本的生活設施一個不差。

“至於工作問題,因為你們村子只是部分農田屬於淹沒區,其他土地現在已經併入安東萊奧鎮下的羅田村,你們的工作也就匯入到原本安東萊奧鎮國營農場,少部分則安排到津加市市區工作,從我們這裡到市區的公交車已經通車,所以交通問題不需要擔心。”

很顯然,本次移民遷置的前期工作早就已經安排到位,並不是因為沿湖經濟發展戰略提出後才開始發展。

實際上早在本世紀初,恩斯特就預想到興國水庫的建設,所謂興國水庫也就是前世的歐文水庫。

歐文水庫依託維多利亞湖建設,靠著這個優勢,歐文水庫一躍成為世界最大的人工水庫,當然,很多人並不把歐文水庫當做正常人工水庫看待,畢竟它和維多利亞湖是一體的。

而維多利亞湖作為一個水域數萬公里的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泊,修建一座大壩,就變成人工水庫確實有些自欺欺人,畢竟歐文水庫大壩高度才三十多米。

當然,歐文水庫建成後也確實抬高了維多利亞湖的水位,刨除掉原本維多利亞湖水量,新增加的容量也能達到兩千多億立方米。

東非所建設的興國大壩正是前世歐文水庫大壩的“盜版”,而興國水庫也就是歐文水庫的“盜版”。

這多出來兩千多億立方米的水量是什麼概念,幾乎相當於五個三峽水庫庫容。

不過因為興國水庫依託大湖(維多利亞湖)建設,而大湖本來面積就大,所以水量分攤以後,效果並不如三峽水庫那樣顯著。

畢竟為了騰出三峽的位置,前世遠東帝國移民高達一百三十多萬,而東非本輪庫區移民人數卻只有不到四萬人。

就拿被遷移的雅布倫村來說,之所以整村遷出,主要是因為這個村距離大湖太近,而且屬於地勢低窪區域,算是一個比較典型的案例,但絕非普遍案例。

大部分大湖沿岸村莊,頂多也就是淹沒一些土地,甚至可能不是耕地,影響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這也很好理解,三峽建成後上游水位被抬升了足足一百多米,而興國水庫對原大湖水位的抬升只有將近三米,而大湖區本來就類似一個盆地地形,大湖就是這個盆地地勢最低的地方,而根據湖邊的地勢,這也是為什麼大湖區東北岸最容易受到影響的原因。

其實從大湖區的出水口,也就是尼羅河就可以看出來,整個大湖區整體地勢就是東北相對低,要不然維多利亞湖也不可能成為尼羅河的源頭之一。

當然,即便這樣興國水庫建設在東非也絕對算是一個大型工程了,畢竟也算是世界第一大人工水庫,所以早在1905年,恩斯特就開始指導東非水利部門,根據維多利亞湖和尼羅河的特點,建設興國水庫。

而三五計劃期間,東非就正式開啟了興國水庫建設的前期工作,包括建設新的圍堤,移民安置點建設,水文觀測站等等一系列工作。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