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時間來到本世紀初,顯然情況又不一樣了,東非工業已經發展到不容忽視的程度,當時東非工業基本上和很多後發的中等水平工業國相差不多,或許這種發展依舊無法引起歐美國家的重視,但是相對於發展滯緩的遠東帝國意義完全不同。
而東非工業和教育等方面,更是有諸多值得遠東帝國借鑑的地方。
所以在1900年,東非政府正式放開遠東帝國留學生通道以後,大量華人湧入東非進行求學活動。
截止到1915年,在東非留學的遠東帝國留學生總人數已經高達七千多人,這個規模在遠東帝國留學生群體中,僅次於赴日本留學生數量,畢竟日本距離遠東帝國有距離上的優勢。
而東非留學生數量如此多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距離適中,文化上有相關性,飲食上無太大差異等等。
而在遠東帝國赴東非留學生中,毫無疑問淮海經濟區和珠海經濟特區佔據了大頭,幾乎百分之六十的人員來自這兩個地方,東非是兩地上層子弟的首選留學目的地,而東非也會組織相關考試,從這兩個地方汲取人才。
這次遠東帝國參展人員就是由其在達累斯薩拉姆市的留學生負責接待工作。
在達累斯薩拉姆市留學的遠東帝國學生人數高達六百多人,這個數量僅次於蒙巴薩。
達累斯薩拉姆市理工大學的遠東帝國留學會會長汪海龍,也是達累斯薩拉姆市理工大學的一名在校生,毛遂自薦參與了這次活動。
“張總長,沒想到這次政府會派您來到東非參加這次東非世界博覽會?”汪海龍激動的說道。
張總長:“老朽在今年四月份就已經辭職,所以頂多算個閒人,當不得總長這個稱呼,這次來東非也主要是想過來放鬆一下心情,畢竟我曾經和東非商人打過不少交道,卻從來沒有到過東非,好奇心不小。”
汪海龍:“張總長客氣了,您可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寶刀未老,我相信本次來到東非也會讓你心滿意足。”
毫無疑問,張總長曾經是是遠東帝國政府的大人物,而且在遠東帝國內部頗有名望,所以汪海龍十分尊重這位老人。
不過張總長的年齡終究是一個大問題,又漂洋過海,一路顛簸,所以汪海龍更加不敢大意。
“總長,你們請上車,這是東非政府安排的車隊,我們作為大國,東非方面還是做了不少準備,無需為這次世博會的花銷擔心,大部分資金都由東非政府提供。”
遠東帝國雖然不是這次東非政府攻略的重點,但是相對應的規格絲毫不比巴西,印度,澳大利亞,阿根廷之流差多少,在展會期間,官方人員的食宿和車輛都由東非政府提供。
張總長看著面前這輛奧拓汽車,內心是相當複雜的,因為他在遠東的座駕也是一輛奧拓,眾所周知,汽車工業是東非的強項,如今他終於抵達了這個世界一流工業強國來“取經”。
遠東帝國官方人員紛紛坐上汽車,開始了對達累斯薩拉姆市瀏覽,而達累斯薩拉姆市這座世界上都排的上號的發達城市,對遠東帝國的眾人顯然有著極大的震撼。
雖然東非在摩天大樓數量上遠不及美國誇張,但是達累斯薩拉姆市高樓大廈和低矮建築的對比反而更有衝擊力,而搭配上達累斯薩拉姆市誇張的汽車數量,強大的基礎設施,更是讓人感覺眼花繚亂,大家彷彿生活的不是一個世界,就算如今遠東帝國最發達的城市,和達累斯薩拉姆市的差距也十分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