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非洲創業實錄偶然中文> 第二百一十七章 新能源城市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一十七章 新能源城市 (2 / 2)

看著眼前高大的發電廠,霍華德讚歎道:“這應該是我見過最大的火力發電站了,珀斯雖然也有發電廠,但是在帕爾西姆發電廠面前就彷彿一個小不點。”

珀斯也就是西澳大利亞的首府,也是西澳大利亞和東非商業協會所在地。

當然,珀斯放在東非也不過是一個小城市,畢竟整個澳大利亞人口才四百多萬,大多數還居住在東部,所以即便是珀斯也只有十幾萬人口,其中大部分還是上個世紀淘金熱過來的。

所以達累斯薩拉姆市足足有十幾個珀斯大,而且工業更加發達,對電力的消耗不是霍華德可以想象的。

巴斯德說道:“整個達累斯薩拉姆市人口百萬,光是為了供應這些人口的用電,政府和企業就要下很多功夫,而事實上工業用電量的規模更大。”

“在達累斯薩拉姆市的兩個工業區,其用電量佔到了整個城市的百分之七十八左右。而帕爾西姆發電廠就供應著周邊大大小小數百家企業和工廠的用電,其中很多都是能耗十分高的企業。”

霍華德看著眼前林立的工廠說道:“我也曾經去過倫敦,倫敦的工廠和企業更加密集,人口也更多,但是倫敦的環境實在難以恭維,空氣中瀰漫著煙霧,雖然達累斯薩拉姆市的工業區煙霧也不少,但是狀況顯然比倫敦要好得多,這大機率也和你們大量使用非蒸汽動力有關。”

巴斯德點點頭說道:“不管用電,亦或者是用內燃機,其製造的汙染都遠小於蒸汽機,這也是達累斯薩拉姆市煙囪為什麼相對比較少的原因。”

“當然,除了工業以外,民用燃料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如今東非家庭可以透過使用電器或者液化氣來做飯,這大大減少了對煤或者乾柴等容易產生大量煙霧原材料的使用。”

“因為很多家庭的做飯習慣,如今東非家庭最大的汙染恐怕就是‘鍋氣’了,也就是國內放入食用油產生的油煙,所以現在東非很多房子乾脆用油煙通道取代煙囪設計,亦或者更進一步,使用吸油煙機灶具。”

霍華德對巴斯德所描述的畫面很難理解,畢竟在東非烹飪方式多元化,但是遠東帝國的烹飪方式毫無疑問佔據了主流。

而霍華德作為一個英國人,本來就不會做飯,更不會去了解某些國家的烹飪技巧,所以他很難想象如今東非廚房的狀態。

不過他至少明白了巴斯德想表達的意思,那就是東非不管是工業燃料還是居民燃料的使用都在減少對廢氣的排放,這也是東非的天看起來格外湛藍的原因。

當然,作為一個沿海城市,達累斯薩拉姆市本來就不容易積攢霧霾或者汙染物,印度洋上的一陣海風吹過,就能讓整個城市煥然一新。

而霍華德顯然也知道這一點,所以真正讓霍華德感覺意外是達累斯薩拉姆市的汙水系統。

對此巴斯德解釋道:“達累斯薩拉姆市本來就缺乏人工河道,所以在達累斯薩拉姆市根本就不可能看到英國泰晤士河那樣汙水橫流的景觀。”

“達累斯薩拉姆市的汙水和雨水處理系統,地下管網系統都是我們自己設計和建造的,並且會根據水質區別,做出相對應的處理,就比如在港區南部就有一座汙水處理廠。”

而巴斯德口中的汙水處理廠,實際上作用並不大,至少想要應對整個達累斯薩拉姆市的工業廢水,那是力有不逮,達累斯薩拉姆市大部分工業和生活廢水,還是直接排入印度洋。

當然,即便如此,也足以讓霍華德這個澳大利亞鄉巴佬感覺驚訝了,畢竟很多城市根本就沒有汙水處理廠,至少珀斯是沒有的,所以霍華德想當然的認為東非人重視環境和生態保護。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