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非洲創業實錄偶然中文> 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的準備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的準備 (2 / 2)

一但戰爭爆發,東非屯積的大量物資就要源源不斷的向歐洲輸送,如軍火,藥品,食品,棉花,橡膠等等戰略物資。

“從三年前開始,我們就已經在各個港口囤積了大量戰爭儲備物資,只要等到歐洲爆發大規模戰爭,就能保證最短時間內向歐洲發貨。”思維特向恩斯特介紹道。

東非政府在恩斯特的引導下,對歐洲必然爆發戰爭早有論斷,所以從三五計劃期間開始,由政府牽頭,東非的國企和其他單位加大了生產力度,囤積了大量軍事和民用物資。

而物資囤積,必然導致東非市場上產品的稀缺,這也是東非放開市場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以透過這種手段,抵消東非國內市場上的商品缺口,同時作為一戰爆發後,東非對歐洲出口物資生產的重要補充。

“目前,光是藥品領域,我們就針對戰場環境,囤積了大量衛生棉,止血布,消炎藥,疫苗等多種產品,而且針對可能發生的化學戰,生產了一批防毒面具。”

防毒面具,是前世一戰中迅速普及開來的產品,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使用各種化學藥劑,製成毒氣對戰爭造成了重要影響,所以在恩斯特的指導下,東非生產了許多豬頭防毒面具。

雖然,歐洲各國工業基礎不錯,但是想要短時間內生產大量防毒面具,來應對突然出現的化學武器很難滿足需求,這樣東非就能大賺一筆,除了已經制造出來的成品以外,現在東非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防毒面具生產線,只要兩大陣營肯掏錢,這些生產線完全可以源源不斷的生產,並且輸送到歐洲。

實際上在藥品方面,思維特還有很多沒有說全,就比如管制類藥物,東非同樣儲備巨大。

所謂管制類藥物,也就是如今時代歐洲市面上流通的一些非法藥物,當然,這些藥劑在歐美等地區是合法的,但是在東非則屬於管控產品。

前世什麼所謂德意志超人,斯拉夫超人,盎格魯薩克遜大兵,都有嗑藥成癮的毛病,從而激發士兵的戰鬥力,而兩大陣營參戰人數高達幾千萬,如此龐大規模的市場,東非怎麼可能放棄。

東非如今生產這些管制類藥物可以說是舉債生產,畢竟東非本來因為法律原因,這種藥物市場狹窄,所以想擴大生產線,就必須忍受前期無利可圖的局面。

而這種情況下,只能由東非政府墊資委託企業進行生產線擴充和大規模生產,所以現在東非一大批藥企都是舉債生產,而想要消除這筆債務,自然需要歐美士兵們流血。

這也是東非迫切希望戰爭爆發的重要原因,東非很多企業都是頂著債務壓力進行生產活動,目前東非欠下的外債已經高達一百五十億萊茵的鉅款,差不多就是五億多英鎊。

東非已經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債務國,而東非和美國的不同之處在於這些債務都是短短几年時間裡迅速積累下來的。

除了民間債務以外,東非政府以本國的鐵路,公路,工廠等等大量國有資產為抵押,大肆向歐洲各國舉債,如果這些債務還不上,那東非全國人民幾年的積累都將賠進去。

這也是恩斯特為什麼在斐迪南大公遇刺後內心如此激動的主要原因,畢竟,恩斯特雖然和斐迪南大公(奧匈帝國)不熟,但總歸是親戚。

而斐迪南遇刺就代表著奧匈帝國必然作出回應,而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俄國肯定不可能無動於衷,俄國和奧匈帝國爆發戰爭,那勢必引發整個歐洲的連鎖反應,德國和法國勢必會做出下一步行動。

畢竟歐洲的軍事競賽進行了這麼久,本來就是為了大戰準備的,如果不發動戰爭,也會十分難受。

就比如前世最先挑動戰爭的奧匈帝國,如果不發動戰爭,哈布斯堡皇室也要頂著本國經濟危機的壓力,至少美國經濟危機,已經傳導到了歐洲,這也是之前巴爾幹戰爭的誘因之一,近東大量企業破產,迫使巴爾幹政權發動戰爭來轉嫁矛盾,就如之前塞爾維亞支柱產業之一的養豬業就是因為這場經濟危機破產的。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