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非洲創業實錄偶然中文> 第一百四十一章 對奧斯曼貿易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四十一章 對奧斯曼貿易 (2 / 2)

從二五計劃開始,東非就開始有意拓展本國國防工業規模,而在三五計劃開始後,東非軍工業更是得到了大量資金支援,擴建了一批武器生產線。

這些國防工業原本是恩斯特為了應對一戰準備的,現在可以先給奧斯曼帝國一些甜頭。

東非作為德意志國家,許多武器和德國可以通用,而奧斯曼帝國軍隊如今德系武器本來就佔據主流,加上兩國早在去年就開展了更加緊密的軍事合作,這為東非武器出口做了良好的鋪墊。

東非對奧斯曼帝國輸出的武器,主要以步槍,機槍以及其他軍事物資為主。

本輪巴爾幹危機中,大部分歐洲國家都站在巴爾幹半島諸國一方,所以這也讓東非佔了很大便宜。

許多戰略物資,都可以以民用產品的藉口向奧斯曼帝國出口,如食鹽,糧食,白糖,棉花等等,其中很多物資,奧斯曼帝國本身不能生產,或者產量不足。

畢竟奧斯曼帝國的國土和氣候,可以說土地質量在世界大國中算是最差的,而這已經是奧斯曼帝國佔據中東地區,許多最肥沃土地的結果,就比如兩河流域,亞細亞半島以及歐洲巴爾幹半島部分國土。

就拿糧食來說,前世土耳其作為中東最發達(排除以色列)的國家,糧食自給率還不到百分之百,如今奧斯曼帝國佔據大量沙漠地帶,加上氣候惡化,根本無法做到完全自給自足,生活質量連俄國都不如。

所以奧斯曼帝國天然是一個糧食進口大國,而近三十年裡,東非對奧斯曼帝國糧食出口增速是最快的。

而奧斯曼帝國雖然能產小麥、玉米、棉花、菸草、橄欖等溫帶和熱帶作物,但是都被水源問題約束,很難像其他國家一樣大規模種植生產,所以也主要依賴進口。

如果是工業化時代之前,奧斯曼帝國農業規模還算可觀,曾經奧斯曼帝國甚至是歐洲最大的棉花出口國之一,但是到了今天,奧斯曼帝國的農業產出甚至無法滿足本國工業發展需求。

所以東非對奧斯曼帝國的貿易中,武器出口其實只佔很小的一部分,糧食,糖類,菸草,咖啡等農產品以及其他工業品佔據主要地位。

這對於現在東非來說,算是意外之喜了,隨著大借款後,東非工農業獲得大量發展資金,如今東非工農業生產效率進一步大幅度提升。

但是這也給東非帶來了巨大壓力,畢竟產品生產出來也是要銷售的,所以東非面臨著生產過剩的問題,而同奧斯曼帝國的貿易,暫時緩解了東非工業生產上的過剩,尤其是國防工業。

所以世界太平,那對東非而言絕對不是好事,巴爾幹危機算是給東非提供了一個喘息的機會,而利用巴爾幹危機,東非就能更加從容的應對日後的歐洲全面戰爭。

而從奧斯曼帝國和東非的貿易中也可以看出東非政府內部為什麼支援奧斯曼帝國的人巨多,奧斯曼帝國人口將近三千萬,而且歷史底蘊深厚,能帶給東非的經濟利益,遠非巴爾幹半島上一群小國所能相提並論。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