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而言之,小農戶缺乏啟動資金,並且投資規模越大,風險也越大,一般人根本無法承擔這種風險,所以早期東非農業只能將他們集中起來,再施行類似歐美的大農場形式的農業。
當然,在東非治理下的農民生活質量只能說中規中矩,在城市化加速背景下,為了向城市輸送勞動力,即便農村有能過的更好的條件,東非政府也會想盡辦法,來壓縮這些條件,使得城鄉生活差異化。
對於一個未完成工業化的國家而言,如果人口不向城市流動,那這個國家的工業化程序必然難度加大,法國就是典型的例子之一,不僅影響人口增速,同時連累本國城市勞動力相對缺乏,從而失去和德國工業的競爭力。
當然,法國所面臨的問題很多,就比如工業發展成本因為洛林等地區割讓給德國,失去本土廉價鐵礦供應,而大幅度增加等等。
所以工業化是相當複雜的社會變革過程,在諸多領域都需要做出適配工業化的調整,東非在這條道路上的摸索花了相當長的時間,才逐漸形成今天的這個局面。
……
大西洋。
北大西洋幾乎是東非船隻比較少涉足的地區,極度繁華的北大西洋航線,美國和英國的航運公司幾乎壟斷了大部分生意。
而且東非本身運力有限,重視東非和歐洲,遠東,南美地區的航運貿易,這使得北大西洋一向不是東非航運的重點關注物件。
而在此前,東非海軍也不常在北大西洋活動,最主要的原因是當初東非海軍實力太弱,但是隨著東非海軍的發展,東非不可能一直死盯著印度洋那一畝三分地。
此時,北大西洋航線上,一艘東非軍艦正在航行,“羅安達號”巡洋艦,其主要任務除了積攢遠洋航行經驗以外,更多的是為了調查北大西洋的水文條件,為東非海軍增添北大西洋水文資料和情報。
如今,已經是深夜,羅安達號上大部分船員已經入睡,當然,作為軍艦,值班流程還是比較嚴格的。
就像此時羅安達號的資訊接發室,依舊燈火通明,報務員安東尼奧和同事正在嚴格按照規定進行值班。
“嘟……嘟……嘟……”
警示燈突然響起,打破了資訊接發室的寂靜,安東尼奧對此見怪不怪,他開始操作無線電,看看這來歷不明的電訊訊號表達和傳遞什麼資訊。
而隨著耳機中,電訊訊號逐漸清晰,讓安東尼奧表情變得嚴肅起來,這是國際船隻遇險時,發出的通用求救訊號。
“卡爾,你那邊聽到了求救訊號麼?”
卡爾是安東尼奧的同事,兩個人就坐在比較近的位置,所以安東尼奧第一個詢問的人就是卡爾。
“應該是一艘民用船隻向我們發過來的求救訊號,訊號源顯示距離我們大約只有二十多海里。”卡爾回答道。
在確定了訊息的準確性後,安東尼奧不敢怠慢,他說道:“還是先把情況向上級彙報,你繼續值班,我去打報告。”
安東尼奧來到電話室,將訊息直接向羅安達號的指揮室進行了說明。
“我艦西南方向有船隻發來求救訊號,可能距離大概是二十海里……”
而羅安達號艦長加蘭德在接到訊息後,僅僅在思考了片刻後,就開始下達命令:“調轉方向,向不明事故船隻方向開進,進入戰備狀態,全力觀察周邊海域情況。”
既然有船隻在海上遇難,那就說明周邊海域可能存在未知的風險,所以加蘭德還是比較警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