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非洲創業實錄偶然中文> 第九十三章 計劃尾聲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十三章 計劃尾聲 (1 / 2)

而東非對德國的重要性那是不言而喻,法國作為德國的死對頭,法國可以說是目前最瞭解德國的國家,這種瞭解深入德國的經濟,軍事,政治等等領域。

而東非作為德國主要的棉花,橡膠,糖,各類礦產資源供應國,如果能讓東非和德國關係發生負面變化,那就能嚴重打擊德國的經濟和工業。

當然,想要破壞東非和德國的關係,顯然是不可能輕易做到的,法國政府也只能徐徐圖之。

……

時間轉眼來到1910年初,這也意味著東非計劃正式進入尾聲。

在世界各國,尤其是德法兩國對東非格外關注的時候,東非政府也在加快總結了本國計劃的建設成績。

東非巴不得德,法等國家為了拉攏東非從而給出更多有利於東非的發展的籌碼,所以對於德,法等國家的競爭是樂見其成的,從一開始恩斯特和東非政府就穩坐釣魚臺。

所以相對於國際紛爭,東非更加關注本國工業和經濟的發展情況。

和一五計劃一樣,東非計劃絕大部分專案基本提前完成,並且部分專案超額完成計劃,只有極少部分專案沒有完成。

目前計劃完成度已經超過百分之九十七以上,而東非也會根據具體情況對本國工業做出相對應調整,並且著手準備三五計劃。

羅宋說道:“目前我國鋼鐵年產量已經突破一千萬噸,在世界範圍內僅次於美國和德國,去年鋼鐵產量的具體數字是一千零八十七萬噸,已經實現了計劃期間鋼鐵生產的目標。”

在1909年,美國鋼鐵產量達到兩千五百多萬噸,位居世界第一,其實在1908年美國鋼鐵產量更高,達到了兩千六百多萬噸,不過收到經濟危機影響,目前反而有所下降。

而1909年德國鋼鐵產量也高達一千三百多萬噸,排在世界第二位,1909年東非和德國鋼鐵產量加起來都沒有美國多。

英國鋼鐵產量則繼續維持在六百多萬噸水平,早在東非計劃之初,英國鋼鐵年產量就是六百多萬噸,這幾年基本沒有進步。

法國和奧匈帝國進步比較大,鋼鐵產量分別突破三百萬噸和兩百萬噸,法國成功將俄國擠下,處在世界第五的位置,而俄國目前鋼鐵年產量略低於法國,但也在三百萬噸左右。

奧匈帝國則擠掉比利時排在世界第七位,同樣是以微弱優勢取勝,比利時鋼鐵產量已經接近兩百萬噸水平,這和比利時剛果殖民地的鐵礦資源有很大關係。

比利時除了本土輸入殖民地的鐵礦石以外,同時在比屬剛果建立了鋼鐵廠,其中很大一部分訂單來自於東非,就近出口到東非西部和西北地區。

而類似比屬剛果的殖民地還有很多,尤其是英國下屬殖民地的加拿大,印度鋼鐵產量都有較大發展,其實歷史上還有南非,畢竟前世南非佔有豐富的煤炭和鐵礦資源,而現在這些資源主要為東非本國服務。

不過英國就算加上殖民地鋼鐵產量,也不會超過八百萬噸,除了加拿大和印度以外,其他殖民地的鋼鐵產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澳大利亞條件倒是不錯,擁有豐富的煤炭和鐵礦資源,但是現在澳大利亞依舊充當著英國“監獄”的角色,發展遠不如挨著美國的加拿大,人口短板尤其明顯。

目前東非鋼鐵產量和德國其實已經沒有太大差距,等到三五計劃期間,東非政府很有信心在鋼鐵產量上超過德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