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非洲創業實錄偶然中文> 第八十九章 城市化和國力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十九章 城市化和國力 (2 / 2)

如今德國城鎮化水平是百分之六十多,而德國統一時城市化率大約是百分之三十五,也就是說德國達到現在這個水平用了差不多四十年時間。

東非目前城鎮化水平尚且不如德國統一時的情況,但是兩者相差不遠,所以按照德國工業發展速度的話,那東非城鎮化達到現在德國水平,需要至少四十年時間,而達到百分之七十至少需要五十年。

由此可見,工業化對於任何一個國家都是不簡單的,德國高速工業化階段可以說掌握了天時,地利,人和三大優勢,從德國統一之前算起,也花費了將近百年時間。

而東非想要完成工業化的難度並不比德國低,想要一口吃成胖子幾乎不可能,如此一想,前世蘇聯也是如此。

在二戰前,蘇聯城市化水平才堪堪突破百分之三十二左右,也就是說即便完成頭兩個五年計劃,蘇聯工業化水平也才和如今東非,或者德國統一時的水平差不多。

所以前兩個五年計劃,蘇聯其實並沒有完成工業化,只是將蘇聯變成了一個工業強國,這還是建立在蘇聯龐大體量基礎上的。

如今東非將本國定義為一個半工業國,那二戰前的蘇聯按照東非標準也只能是半工業國。

如果按照恩斯特所說,理想狀態下東非都需要至少四,五十年才能徹底實現工業化,那蘇聯差不多也需要這麼長時間。

這還只是理想狀態下,實際上後來蘇聯發展的並不理想,到蘇聯解體時城市化都沒有達到百分之七十這個在恩斯特看來得工業化門檻,所以蘇聯從始至終都不算徹底完成工業化。

當然,東非工業化速度上的“緩慢”,也進一步激發了恩斯特希望歐洲爆發大戰的心理,如果能趕上這個機遇,那東非就能大大減少本國工業化的時間。

而且如果碰上這種機遇,東非城市化增速甚至能夠超過兩個五年計劃的效果,前世一戰打了將近四年時間,如果這個時間越長,那就對東非和美國等域外國家越有利。

如果再合理佈局戰後的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大蕭條,那東非又可以進一步縮小和歐美工業強國的差距。

如果能充分利用一戰和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大蕭條,理想狀態東非下東非至少能縮短十五年發展時間,彌補和歐美國家間的差距。

而實際上,東非的城市化水平達到百分之五十左右,東非就可以取得像前世蘇聯那樣的影響力,畢竟東非和蘇聯一樣都屬於大體量國家,其實美國就已經給東非做出了示範,美國城市化水平目前在百分之四十五左右,但是其經濟水平就已經穩居世界第一的位置,縱然英國(本土)和德國城市化水平分別超過百分之六十和七十,也不可能抹平和美國在經濟體量上的差距。

而當東非城市化水平超過百分之五十,除了東非本身以外,基本沒有國家可以影響東非後續的經濟發展。

當然,城市化水平是工業實力的重要參考標準,但也不是唯一標準,畢竟前世還有南美一堆“水貨”,各個城市化水平動輒超過百分之八,九十,實際經濟水平卻一塌糊塗的存在。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