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非洲創業實錄偶然中文> 第五十六章 汽車之都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十六章 汽車之都 (2 / 2)

如果刨除人均概念,東非工業不管規模還是質量,都已經超過了法國,和英國差距也不算大,當然,在輕工業方面,東非和兩國相比另說。

而東非工業之所以能迅速崛起,實際上和第二次工業革命這個風口有著巨大關係,東非和德國,美國一樣,是二次工業革命中的佼佼者。

只不過德國和美國早在第一次工業時期就打好了底子,這也是東非在傳統工業型別難以和德國,美國競爭的主要原因。

實際上日本也是第二次工業革命主要受益者,只不過目前日本工業在其他工業國看來還遠遠達不到讓人“驚歎”的程度。

第二次工業革命對世界格局的衝擊力是相當強的,德國和美國實現了對英國和法國兩個老牌強國的超越,日本也在遠東地區迅速崛起,同時創造了東非這個“非洲怪物”。

後發國家只要把握住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機會,基本上都實現了自身實力的跨越式增長,反之,則繼續在列強國家面前緩慢的匍匐前行。

東非從殖民時代到目前階段,正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息息相關,第二次工業革命發源於上世紀七十年代,而彼時東非已經完成了初步殖民地建設活動,擁有了一定的經濟規模和體量。

而七十年代又正好是東非藉助歐美經濟危機,大規模引入工業的重要機遇期,彼時東非雖然因為人才限制工業建設比較困難,但是憑藉德意志地區外溢的教育資源,也就是人均小學教育學歷,東非工業還是完成了框架的搭建工作,在八,九十年代就是對這個框架進行不斷完善。

同時,東非本土教育不斷發展,最終在九十年代末,東非在科研和人才領域終於結出碩果。

在這個基礎上,東非一五計劃順利實行,東非工業產能加速擴張,使得現在東非正式成為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引領國之一。

在一五計劃結束的同時,東非在人才,工業,科研,市場等重要領域,已經徹底形成了國內大迴圈,就算彼時其他國家對東非實行制裁或者封鎖,也不可能在阻擋東非崛起的腳步。

而東非透過幾十年的努力,將東非變成一個半工業強國,雖然成績受到歐美社會的質疑,卻足以令歐美之外的國家羨慕嫉妒了。

遠東帝國大使李凌就說道:“三四十年前,我們對東非有著種種誤解,彼時我國對海外瞭解甚少,這導致我們認為東非和其他西洋國家無異,但是後來我們才知道東非只不過是這個世界上歷史最短的國家,比美利堅更甚,但是在不到五十年的時間裡,東非就算一片未開化之地,變成了面積相當之大,人口眾多,工業強盛的世界大國。”

“東非發展的經驗,對於我們這個國家有很強的借鑑意義,此國能迅速在極短時間裡完成蛻變,雖然說有非洲富庶的原因,但在其立政權之初,連基本人口都無法滿足,尚且需要在我國引入大量移民。”

“所以東非模式絕對不是簡單三言兩語就能概括的,其和歐美國家在制度上相差甚遠,但是能一枝獨秀,毫無疑問對我國復興有著重大啟示。”

遠東帝國外交人員對東非感興趣很正常,彼時遠東帝國還是君主制國家,所以政府官員自然也傾向於繼續維持君主制。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