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非洲創業實錄偶然中文> 第十一章 學術交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一章 學術交流 (2 / 2)

“至於你所說的蒙巴薩國立大學,還有你所任職的姆貝亞國立大學,對於我而言,那就更陌生了,畢竟在我們俄國,關於萊茵帝國的訊息還真不多,包括教育領域。”

科威爾笑著說道:“當然,萊茵帝國相對俄國而言是比較偏遠的國家,我們的很多學校雖然實力不錯,但在歐美沒有什麼知名度。”

而科威爾此話一出,就讓木洛托夫拿不定主意了,他也很想了解一下東非高等院校的實力。

於是,他對科威爾說道:“科威爾先生之前說你是機械類的教員,我本人是化學專業的,我們校長倒是對機械比較擅長,不過他在聖彼得堡出差,所以很遺憾我本人不能和你進行一些交流,真是讓人惋惜。”

科威爾擺擺手道:“校長先生能夠擔任託木斯克國立理工大學的校長職務,那必然有過人之處,雖然和我的專業不重疊,但肯定相關學識水平很高。”

說著,他將小組中的一名成員推出來說道:“這位是我們萊茵帝國哈拉雷工業大學的萊明頓先生,他剛好是一名化學家,我想和校長你肯定有共同語言。”

在對外交流中,因為早期東非地理位置的印象已經深入人心,所以東非已經成了其他國家通用對東非的稱呼,這就像遠東帝國的在各個朝代有很多國家名稱一樣,但是如今固化為“中土”。

木洛托夫饒有興趣的看著這個被科威爾推薦的年輕人,能被東非冠以化學家,恐怕在東非化學領域不錯的成績,所以木洛托夫也決定以萊明頓為切入點,看看東非人的成色。

“你好,萊明頓先生,我們也算同行,不知道伱……”

萊明頓這個人顯然沒有科威爾那樣能說會道,所以很快就被木洛托夫套了話,不過一番交流下來,木洛托夫很快就確定了萊明頓是有真才實學的,而且他也在歐洲留學過,甚至木洛托夫還認識他的歐洲導師。

“奧拉基爾教授竟然是你的導師,我曾經在比利時和他見過幾面,至今還有書信交流,只不過他有你這麼優秀的學生我是沒想到的,只不過一直沒聽他說起過。”

萊明頓:“我在畢業後就回國工作了,和導師的一些交流也只能透過書信,加上工作原因……”

木洛托夫這也才大概瞭解,萊明頓很多成果是在東非學術界比較出名的,但是在歐美就不太響亮了,這和東非的體制有關係。

實際上,從九十年代開始,東非學術界已經在世界有些影響力的萌芽,只不過東非教育體系成型完,剛剛開始結出果實,至少像科威爾的母校蒙巴薩國立大學在德意志地區就比較出名。

但是因為各種原因,東非和歐美的學術交流始終會受到限制,而東非作為後進者,目前還處在縮小差距階段,只在個別領域獨步天下。

而機械和化學,顯然都是東非的短板,所以木洛托夫為沒有從科威爾和萊明頓身上看到太多的閃光點,不過相對於其他人而言絕對是足夠優秀了。

實際上也是如此,如果科威爾一行人肯定不是東非最頂尖的人才,要不然也不至於到託木斯克這個俄國遠東城市來進行人才引入和學術交流。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