託木斯克是俄國的一座城市,位於西西伯利亞平原東南部,該區域屬於俄國的遠東區域。
毫無疑問,坐落在遠東的託木斯克並不是十分繁華,畢竟這裡受到氣候條件的限制,但其地位不可小覷,它是俄國西伯利亞地區的主要教育,科學中心。
就比如沙俄著名的託木斯克帝國大學就坐落此地,也就是前世俄羅斯的託木斯克國立大學,俄羅斯四大名校之一。
託木斯克帝國大學始建於1803年,是俄國在西伯利亞開辦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後來在沙皇亞歷山大三世的扶持下,於1888年完成升級改造,已經成為沙俄重要的學術交流中心之一,而託木斯克帝國大學只是託木斯克最具有代表性的大學之一。
“這鬼天氣,如果不是來招人,我還以為被流放了呢!”東非派駐俄國遠東地區的人才招聘工作組組長科威爾裹著貂皮大衣說道。
工作組成員進入托木斯克的時間已經是1900年10月,託木斯克已經進入冬天,當地冬季溫度在甚至能達到零下十幾度,這對於大部分國土沒有冬天的的東非人而言簡直就是人間煉獄。
“科威爾先生,這和流放也沒有區別,現在北半球正在進入冬季,如果是歐洲溫度或許還能接受,但是俄國本身就比較寒冷,更何況是託木斯克這種位於俄國腹地的地方,好在我們去的不是更東部,畢竟託木斯克的基礎設施在西伯利亞已經算最完善的了。”臨時組員安卡說道。
“真羨慕那些到,聖彼得堡,莫斯科,基輔等大城市的同僚,雖然聖彼得堡和莫斯科也很冷,但是情況總比託木斯克好的多,這裡連人都少的出奇,恐怕在東非也就北部的人口密度比這裡低。”科威爾說道。
安卡:“雖然俄國人口比我們東非多的多,不過他們國土也比我們大的多,所以單從人口密度上而言,東非還在俄國之上,而且分佈更加均勻,東非氣候最惡劣的剛果雨林和沙漠地區,人口也比俄國遠東地區要強。”
科威爾看著託木斯克街頭的俄國特色小木屋說道:“沙俄的國民也比我們東非要貧困的多,幸好這裡木材資源比較多,要不然可憐的俄羅斯人恐怕連過冬都很難做大。”
說著他將手從手套裡掏出來,對著空氣揮動了一下,又趕快縮回去:“這裡的空氣都比東非更加乾冷,生活在這裡絕對是一場災難。”
“難怪拿破崙會敗給俄國人,就這種天氣,如果我們不是全副武裝的話,恐怕半天都受不了,也就俄羅斯人能在這種苦寒之地堅持下來,所以有大國進攻俄國,必須準備好面對惡劣的交通和氣候狀況。”
在科威爾口中,沙俄成了苦寒之地,而此時距離東非建設開發都不到四十年時間,從而也能反映出東非和沙俄在19世紀中後期的不同發展境遇。
安卡笑呵呵的說道:“我們身上的貂皮還是從阿拉斯加進口的,保暖效果確實不錯,阿拉斯加還是當初俄國人賣給王室的,面對這種冰天雪地的環境,貂皮確實實用舒服。”
科威爾:“也就是到俄國出差,要不然這身衣服在東非根本就沒有消費市場,不過阿拉斯加距離東非太遠了,如果阿拉斯加在南極那就再好不過了,這樣也能方便我們東非管理,並且提供一個度假遊玩的地方。”
對於東非這種沒有冬季的國家而言,像沙俄這種冰天雪地的氣候反而成了一種資源,就像前世沙俄人喜歡到熱帶地區度假一樣,很多東非人,尤其是東非新生代,一輩子都沒有見過雪,所以產生一些嚮往也是常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