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非洲創業實錄偶然中文> 第五章 試點地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章 試點地區 (2 / 2)

哈拉雷市作為波西米亞省(辛巴威)省會,重工業規模排在東非第一,同時是東非內陸第一大城市,但是其產業價值遠不及姆貝亞市。

姆貝亞市目前是東非的科研中心,教育上相對薄弱,以前在教育事業排在第一的是索加市。

而在萊茵市對第一鎮市和索加市的教育進行拆分之後,萊茵市已經成為東非全國的教育中心,並且這種優勢還會繼續擴大。

“所以達累斯薩拉姆市的產業轉型,離不開科教事業的爆發,而達累斯薩拉姆市本身是達不到這一點的,但是第一鎮市和索加市有,這就形成了資源的整合最佳化。”

“同時第一鎮市和索加市也需要達累斯薩拉姆市的產業資源,這樣可以緩解達累斯薩拉姆市的土地,交通和人口等壓力。”

也就是預防大城市病,達累斯薩拉姆市屬於東非最典型的大城市,城區人口超過七十萬,而這對於城市土地,飲用水,社會治安,教育醫療資源等等都提出了較高要求。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東非要完全限制大城市的發展,城市的一個作用就是節約公共資源,減少空置率。

就拿以前的第一鎮市來說,其城市雖然規模小,所以在城市建設中浪費嚴重,尤其是如今人口大量減少後,大量建築和土地閒置,而達累斯薩拉姆市的土地和人口壓力較為緊張,所以兩者可以形成互補。

當然,城市發展模式各有優劣,大城市有大城市的優點,小城市有小城市的優點,而城市群就是東非政府在東非一五計劃中的一次嘗試。

也就是透過城市群模式,綜合大城市和小城市的優缺點,如果這條路行的通,那未來東非城鎮化的重點肯定是圍繞城市群建設來進行。

作為一個新興國家,東非政府的工作重心,已經從過去的農業建設徹底轉入到工業建設,而相對應的,將原本農業人口轉變為城鎮人口也就是東非政府必然要做的事。

而城鎮化率提高,也就是城鎮人口增加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城市建設是關鍵,而小城市模式顯然是走不通的,只有大城市和城市群兩條路具有可行性。

東非不可能要求每個區域都發展城市群,就比如蒙巴薩那種周邊沒有什麼城市的地方,而如果達累斯薩拉姆市城市群實驗成功的話。

下一步東非會在中部,以萊茵市為中心建設萊茵市城市群,西部建設西海岸城市群等城市群。

這也是恩斯特的主要目的,工業發展最忌諱單打獨鬥,沒有分工協作,大工業生產活動就不可能形成。

而城市群建設也要求東非進一步在全國交通基礎的框架上,細化區域間交通網路,這也代表著東非新一輪基礎建設的開始,就像樹木先生長出主幹,然後才能進一步枝繁葉茂一樣。

實際上在九十年代東非公路和鐵路建設中,對於支線交通的建設就已經和幹線達到同等規模,而今東非交通幹線除了水運以外,已經比較完善,欠缺的正是支線建設。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