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非洲創業實錄偶然中文> 第二百八十七章 世界第四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八十七章 世界第四 (2 / 2)

而東非人口分佈就是以亞雨林帶為主要軸線,北緯五度到南緯二十度之間是東非人口最密集的區域。

“目前城鎮化人口重新超過百分之二十,並且達到全國人口百分之二十三左右的水平,說明過去十年間東非工業和城市發展十分迅速,尤其是近年來大批工業投資建設,除了中,東部地區以外,其他地區工廠數量也在飛速發展,尤其以東南沿海和西部沿海兩個地區最為突出。”

“按照我國城鎮人口規模和佔比,我國已經踏入半工業化國家行列,在世界大國中僅次於法國,排在奧匈帝國和沙俄之上。”

“這充分體現了我們東非政治制度上的優越性,其中國有企業為全國工業化做出了主要貢獻,以國有企業為主導的經濟體系,在同其他世界大國的競爭中,讓東非經濟一直保持在較高水平。”

在19世紀末,完成工業化的國家只有英,法,德,美和西歐的比利時,荷蘭等,當然,奧匈帝國內部像奧地利,波西米亞完成了工業化,只不過匈牙利等地區拖了後腿。

所以奧匈帝國和東非一樣,都是典型的半工業化國家,而沙俄的工業化水平更是連東非都不如,但是沙俄人口比東非多了幾千萬,起步也早,所以工業規模在全世界也屬於強國行列,類似日後的巴西和印度。

“在其他人口資料方面,我國人口結構趨向合理,男女比例也和傳統國家達到同一水平。”

解決男女失調問題,一直是東非國家治理的重要指標,東非對該問題的重視程度一直比較高。

包括透過嚴刑峻法避免棄嬰和性別上的歧視以外,東非政府同時透過非法手段從世界各地領養女嬰,尤其是在遠東帝國和歐洲地區。

19世紀是吃人的時代,所以東非不需要耗費太多手段就能獲得想要的人口,畢竟彼時就算歐洲也有大量無家可歸,流落街頭的孤兒,早期黑興根學院的學生很多就是以比為主要生源。

當然,這一點在東非本土比較例外,擁有大量黑人勞動力,東非尚且不需要透過對本國民眾的過度壓榨來支援本國工業發展,加上義務教育體系,使得東非不存在童工使用問題。

“根據資料分析,到下一個十年,我國大機率會突破一億人口,這也給我國工業化程序新增了一定壓力,不過這也同樣意味著我國經濟上的無限潛力,如果能保持如今工業化率,到下個十年,東非工業將有極大可能性對沙俄進行反超。”

實際上到1900年,東非的工業產值已經和沙俄比較接近,在全世界國家中僅次於美,英,德,沙俄四國,其中美國和德國,英國本土工業化質量最高,沙俄則是憑藉體量才能達到第四的位置,沙俄人口應該在一億三千萬以上,比東非(包括黑人)還要多至少四千萬。

東非也差不多,就比如東非已經實現了對法國工業的反超,不過東非人口是法國的兩倍還多,這就是體量上的優勢,更何況法國還因為普法戰爭喪失了東北部的重要工業地區。

當然,東非能在近三十多年時間,達到如今這個水準,已經不得了了,至少從綜合國力方面來說,東非已經排在沙俄和奧匈帝國之上,僅在英,法,德,美之下。

其中法國對東非的優勢主要體現在科技,工業質量,政治文化影響力,軍事上。

如果側重其他方面資料,比如人口,國土面積,資源,工業規模等,那東非則排在法國之前,僅在英,美,德之下。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