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非洲創業實錄偶然中文> 第二百八十一章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八十一章 (2 / 2)

“兩國海軍的合作是必然趨勢,畢竟這對於我們東非和德國都有益處,不過我現在已經不太管事,所以你還是要和恩斯特交流後才能實現目的,如果你早來幾個月,或許就不用這麼麻煩,那個時候東非還沒有遷都,到第一鎮市很方便,而新首都萊茵市位於內陸腹地,光是坐火車恐怕就要浪費不少時間。”

“這對於我來說並不算麻煩,畢竟為了這次合作,光是走海路就花了很長時間,國內很多事務都沒有辦法處理,等我回去恐怕都脫不開身。”提爾皮茨笑著說道。

這也反映了提爾皮茨和德國對這次東非之行的重視,如果能和東非達成合作,對於德國海洋事業具有巨大推動作用,在這種情況下,多花些時間也是值得的。

說實話,德國對於東非的地理位置和條件其實也是非常羨慕的,甚至兩國如果能是一個國家就更好了,毫不客氣的說,如果兩國能合併,其聲勢絲毫不比如今的大英帝國差。

在黑興根王室治理下,如今東非展現出來的潛力,絲毫不比美國差,當然,也僅限於潛力,能不能成為下一個美國還有待觀察,畢竟還有巴西這個反面教材。

這是外界對東非的“保守”估計,如果東非的真實情況暴露出來,恐怕很多人都睡不好覺。

光是東非的人口這一項資料就已經達到了世界大國標準,而東非人口資料從未公開過,這種情況下,其他國家樂觀推測,東非人口可能也就四五千萬左右。

主要還是東非沿海地區無法反映東非的全國真實情況,相對於歐美,甚至遠東帝國而言,東非沿海地區還是比較“荒涼”的,雖然有達累斯薩拉姆,蒙巴薩等大城市,即便在世界範圍都不可小覷。

可誰知道東非內陸是什麼情況,萬一和巴西一樣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也說不定。

這是各國在西非親身體會下得出的非客觀結論,如今西非已經亂成一鍋粥,但是毫無疑問,各國的殖民活動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區,內陸地域雖然廣大,但各國投入也少。

所以換位思考,很多人並不相信東非內陸情況會好於沿海地區,而實際情況則是東非內陸更加宜居,人口總量遠超沿海地區。

東非海岸線雖然長,但是人口主要成團塊狀分佈在二,三十個主要城市及其周邊地區。

而且沿海地區氣候更加溼熱,更容易引發瘧疾等疾病,這也是歐洲人早期對非洲殖民活動受阻的主要原因。

歐洲殖民活動主要從沿海展開,但是非洲沿海偏偏不太宜居,而且東非沿海地區相對西非海岸又比較缺乏黃金等礦產,所以早期非洲殖民活動並不活躍。

最早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活動的一個重要標準就是透過和當地人的貿易和交流確定當地是否存在金礦,而有無金礦也是殖民者判斷當地是否具有殖民價值的重要標準。

像印度,美國,南美大多是這個情況,而東非的金礦大多分佈在內陸地區,距離沿海最近的估計就是黑興根省(德蘭士瓦共和國),但受到德拉肯斯山脈阻隔,並且幾乎沒有什麼人煙。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